壮族铜鼓舞
铜鼓舞流传于壮族地区的东兰、马山、都安等县,多在春节和庆丰收时表演。
铜鼓是古代岭南壮族和西南各兄弟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岭南西部的广西盛产铜,《旧唐书·地理志》说:铜陵县汉属合浦郡,“界内有铜山”。《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八记载:“铜山,昔越王赵佗于此山铸铜。”东汉马援南征时曾获得大量的 “骆越铜鼓”。
由此可见,壮族先民是较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壮族地区铜鼓的纹饰特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粤桂式的铜鼓,其纹饰是中原地区商、周时代习见的云纹、雷纹、席纹等,另一类为滇桂式型的铜鼓,有翔鹭纹、舞蹈纹、划船纹等,民族特点较为浓厚。晋朝人裴渊《广州记》(转引自郑师许《铜鼓考略》有:“俚僚铸铜为鼓,鼓为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镲,执以叩敲,叩竟,留遗主人也。”铜鼓纹饰上的舞蹈人象和史书上的记载,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在铜鼓铸成时招致亲朋,欢乐舞蹈的习俗。
古代铜鼓是部落统治权力的象征,到明、清两代时,广西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部落首领地位衰落,铜鼓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只作为一种乐器流传于民间了。
史书有壮族“亲戚宴会,即以匏笙铜鼓为乐”及“节会则鸣铜鼓”之载(清罗士琳著《晋义 熙铜鼓考》)。这种习俗至今还在壮族村寨中流行着,每当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群众便兴高彩烈地抬出铜鼓来敲击。每村的铜鼓队,由音调高低不同的两面公鼓和两面母鼓组成,公鼓的体积较小,音调高亢,母鼓体积较大,音调低沉。敲击时,四个鼓手双手持竹片,右手击鼓心,左手打鼓边,节奏多变,音调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