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弋阳腔
弋阳腔在民间的广受欢迎为其进入大雅之堂奠定了丰厚的基础,600多年的风雨沧桑,弋阳腔几经起落,一代又一代的弋阳腔传承人经过其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守护了这一曲曲动人的旋律。1958年弋阳腔剧团正式成立。 1959年毛主席欣赏完弋阳腔后提笔赞美其“美秀娇甜"。
弋阳腔秀美婉转如莺歌曼舞,激越高亢似金戈铁马。通俗朴实、空灵缥缈宛若行云流水,其不拘一格的艺术风格上可达贵族下可至平民,在民间受到了极大追捧。弋阳县境内,至今仍保存了诸多古老戏台,一座座古戏台几经风雨而屹立长久,似乎在向人民诉说它历经的繁荣和沧桑。
弋阳腔,汉族戏曲声腔之一,简称"弋腔",是中国古老的汉族戏曲声腔。它源于南戏,产生于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赣语、汉族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的一种新声腔。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
清李调元《剧话》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故弋阳腔又通称赣语高腔。
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明代前中期曾流布及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及北京等地,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声腔。
演出剧目分连台大戏和传奇本两大类,前者包括《三国传》、《水浒传》、《岳飞传》、《目连传》、《封神传》等,后者包括《青梅会》、《古城会》、《定天山》、《金貂记》、《珍珠记》、《卖水记》等。
演出时一人演唱,数人接腔,形成极富特点的“徒歌、帮腔”演唱方式。角色分为小生、正生、老生、二花、三花、小旦、正旦、老旦等行,唱腔结构最初采用曲牌联套体,演出时仅辅以锣鼓而不用管弦伴奏。
明代中叶又发展出打破曲牌联套体制的滚调,进一步增强了声腔音乐的戏剧性和表现力。在广泛流播的过程中,弋阳腔繁衍出多种变体,由此形成高腔体系,对南北各地的四十几个声腔剧种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地方民间戏曲的发展进程。
现今,弋阳腔以弋阳为中心,主要在江西省内的贵溪、万年、乐平、鄱阳、浮梁、上饶等一些地区传承延续,对地方戏曲的发展贡献是无可替代的,也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2006年,弋阳腔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