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山里人正月送“白粿”习俗
正月,在山里白沙等地有送“白粿”习俗。
按山里人风俗习惯,“白粿”是山里人送礼最高规格的礼物,是不能随意送给人家。人们一般都选择在正月初三“出行”和元宵十五前送“白粿”,送的对象往往是城里及“界外”感情至深朋友和亲戚。
同时送“白粿”很有讲究,在成双的“白粿”上点红或放红纸片,祝愿好事成双,来年生活红红火火,友谊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天长地久。
“白粿”是山区的特产,在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白粿”都是山里人家家户户“自产自销”。做“白粿”的米,就是选择优质的冬季稻优质“白谷”,俗称“白米”。况且,做“白粿”工序复杂,花费人力物力多,一般动用人力5-8人来帮忙才能完成。先把“白米”浸泡,在蒸笼炊“熟透”后,上面撒少许盐巴,放到石臼里捣,并不时地往臼里喷点熟的花生油,接着趁热拽一团在案板上使劲撮成条形或印模成双。平时很难吃到“白粿”,偶尔遇到清明、冬至、“七月半”、喜事丧事、过年等时机才能品尝到,并作为头道菜肴。
上个世纪90年以后,机械碾“白粿”代替了石臼捣,既省时间,又省人力。由于“白谷”产量低,每亩才收成400-500斤,低产量的“白谷”几乎没人种了。现在做“白粿”选用市场上优质的冬米,简单又方便。平时想吃“白粿”,随时可以买到,一个电话预定、送货上门,要做成啥样都能保质保量。
当然,现在吃法也颇有讲究,农家流传的过年“‘白粿’炒蒜青,年年是哪哪”(偶意每年过年都是老样子)一去不复返了,煮或炒一盏“白粿”里面少不了海蛎、蛏干、虾仁、香菇等高品质佐料。
总之,山里“白粿”不管炒、煮还是炸,吃起来柔而韧,都是香喷喷。但随着生活日益改善,山里人正月送“白粿”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每逢周末,居住在城里人们大都喜欢到白沙等山区农家游或亲戚朋友家里做客,除了休闲换换新鲜氧气外,少不了品尝山里特有风味美食炒“白粿”。
山里“白粿” 吃起来柔韧,香喷喷,首选在于优质冬米。先将冬米浸泡,在炊笼蒸松软后,上面撒少许盐巴,放到石臼里捣或机械碾磨,并不时地往臼里喷点熟的花生油,接着趁热拽一团在案板上使劲撮成条形或印模成双。
改革开放前,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时候才见到炒“白粿”。 家庭型炒“白粿”比较简单,先把切好“白粿”放在铁锅里“跑油”后(这样做柔韧),然后放置酱油、蒜青、自家腌制豆腐干和少许腌制五花肉一起炒,佐料比较单一。
而如今,山区人家炒“白粿”讲究是品位,先将蛏干、虾仁、红菇等高品质佐料放在大铁锅里煮透,调料好味道,然后放进“白粿”闷一会儿,等“白粿”松软后,再放置海蛎和蒜青、芹菜等“味道菜”,并撒点熟花生油,不停翻炒,同时要掌握好火候,以免粘锅糊焦味。
山里人热情好客,待客人吃完炒“白粿”,还要送给客人带回城里,意味人情之间关系密切,友谊天长地久。
近年来,随着山区生态游和“农家乐”发展,带动众多“白粿”加工专业户,山里“白粿”越“炒”越香,销往城里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