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仙婚俗 请女婿的来历
中国古代最重婚礼,从周代就确定了六礼,以后代代相传。至今各地婚俗中或多或少还存在六礼的遗迹。但是有些结婚仪式却名存实亡,很难知道其来历。
在莆仙,结婚后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三天)早上,新婚夫妇来到厅堂,拜祭祖先。然后,新娘的兄弟(一般是最小的弟弟)来了,迎接新郎新娘去女家,女家中午设宴招待。新婚夫妇于当天下午回夫家。这在莆仙称为“请女婿”,也有的地方叫“请转马”。新娘分明是坐轿或乘车或步行去男家的,为什么叫“请转马”?
原来,这也是古已有之的风俗。
《左传·宣公五年》:“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女。冬。来。反马也。”晋杜预注:“礼:送女留其送马,谦不敢自安。三月庙见,遣使反马。高固遂与叔姬具宁。”唐孔颖达疏:“礼:送女适于夫氏,留其所送之马,谦不敢自安于夫。若被出弃,则将乘之以归。故留之也。至三月庙见,夫妇之情既固,则夫家遣使反其所留之马,以示与之偕老,不复归也。法当遣使,不合亲行。高固因叔姬归宁,遂亲自反马,与之俱来。”
春秋时,按照礼法,大夫以上嫁女,用车马送到夫家。这马就留在夫家。表示新娘不敢认为夫家已真正接纳了她,留着马,一旦被丈夫遗弃,就可以骑着那马回娘家。三个月后,夫妻感情已牢固,夫家就派个人,把马送还女家,表示夫妻可以白头到老。这就是“反马”的意思。可见最迟在春秋时代,已经有“反马”的礼仪。
春秋鲁宣公五年(2611年前)九月,齐国大夫高固来鲁国亲迎鲁宣公的女儿叔姬成婚。三个月以后已是冬季,高固来鲁国反马,同时送叔姬回娘家(归宁)。按照礼法,派个人反马就行了。高固身为齐国大夫,亲自反马,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因此《春秋》记下这件事,表示讥讽。这个小小的史事,却让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一个婚俗。
可见今莆仙请“转马”的风俗来自古代的“反马”。春秋时妇女地位低,三个月以后才“反马”,现在莆仙第二天或第三天就请“转马”了。莆仙地区没有马,请“转马”只是个仪式而已。去还马的是陪伴他们的男傧相或新郎本人,顺便带新娘回娘家。春秋时大夫以上,家有家庙,新娘只有到家庙拜过祖先,才真正算是夫家的人,然后才有“反马”。现在莆仙普通老百姓只在厅堂设祖宗牌位,拜祖先的仪式就在那儿进行。
甜蜜的山区婚俗———“请转马”
在莆田民间,那富有特色、绚丽多姿的婚俗习惯,成了莆仙节日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娘嫁出的第二天中午,娘家派新娘的弟弟(小舅子)到男家邀请新郎、新娘第一次回家省亲,若新娘没有弟弟的,可让至亲的孩子代替。小舅子随带行李是有讲究的,肩挑酒壶和红袋子,酒壶里斟半壶米酒,因为酒是经发酵而成的,寓意财丁骏发 ,而另一边的红袋子里装上果盒和请帖,果盒里装满糖果、红枣、花生,寓之早生贵子、子孙满堂。一路上,村里人见了,会戏谑地高喊“牛仔偷吃麦子啦……”(莆田话小舅子和“牛仔”谐音)。
新郎家迎接“牛仔”的仪式颇为隆重,体现了新郎家对新娘的绝对尊重。酒席结束后,新郎手捧着放有酒杯的盘子,给“牛仔”“挂脰”红包(数额不一)。晚上再次宴请“牛仔”,请乡里威望较高的族亲陪同。
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在“牛仔”陪同下“转马”回娘家“做子婿”,这时原先酒壶中的米酒换成了清水,寓意夫妻感情深,喝水都觉得是甜的,还要随带甘蔗两株(留根带叶的),寓意生活节节甜,如果岳父母已上五旬,新娘还要挑上盘担“补祝寿”。在族亲的欢送下,新郎跟在新娘之后出门到女方家中。
到达岳父家祖厝古厅门前时,女家鸣炮奏乐,岳父会给女婿“拜见礼”,红包数额一般是昨天给“牛仔”的两倍。再由族亲中辈份较高的老者牵着新郎右手,步入古厅拜谒女方家祖先,称拜“公妈”。之后,“牛仔”就端上“蛋茶”、点心请新郎新娘吃,新郎新娘要双双回“答谢礼”红包。用过点心后,新郎新娘开始敬喜烟、分喜糖,拜见新娘亲戚,称“认亲”。
中午,款待女婿的“子婿酒”开始了,礼节相当隆重。娘家会请来辈份较高,比较尊贵的亲戚朋友作陪,在女婿坐的主桌(称“横头桌”)上,除了摆放喜糖、花生、橄榄外,还要摆上一个鸡头,鸡嘴正对着女婿。筵席过程中,新女婿还要敬香烟,新娘要分糖果。
回程时新郎在前,新娘在后,带回红纸封腰的竹子一对(带回栽上,寓为生活节节高,枝繁叶茂,绿叶常青)、月季花一棵、雌雄童子鸡一对,祝愿从头到尾夫妻和气,日子甜蜜。娘家人还要做甜食“婆婆米时”(含时来运转,生活甜蜜)让女儿带回家给婆婆品尝,表达家庭和和睦睦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