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饮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林县人民对饮食不太讲究,粗米淡饭都习以为常,五谷杂粮均可为食。人们十分注重积谷防荒,以丰补歉,细水长流。这种习俗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林县地处深山,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灾害频繁。从明朝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有记载的大旱年头即有35个,雹灾8个,还有其它各种灾害。灾害曾导致历史上多次出现庄稼绝收,人们以树皮、草根为食,甚至活人相食。历史教会林县人的渡灾办法主要是勤俭度日。勤俭是根本,世代为诫。清朝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刻碑的《备荒歌》说:
“饥馑荐臻,人难食粒;
纵有赈蠲,鲜能自立;
痛哉死者,十有六七;
今之渐转,勤俭乃吉;
耕九有三,耕三有一;
惟有赢余,庶可无失;
孝友睦任恤,夫人遵行之”。
日月如梭,不忘“备荒歌”。代代勤劳,辈辈勤俭,逐渐形成了历史上的“清早糠,晌午汤,黑米稀饭照月亮”的饮食习俗。
1950年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多,抗灾能力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已多吃细粮,粗粮细吃,注意营养。但“勤俭乃吉,耕三有一,惟有赢余,庶无可失”节俭观念仍在多数人心中占有重要位置。
一、饮食设备
(一)加工器具。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发明了“碓臼”,用以加工粮食。碓臼多为石头制成,也有用木头做的。木制碓臼均为私产。石臼为居民公用,置于街中,碓子由各家自备。封建社会,随着石磨、石碾的产生,粮食加工主要靠碾、磨,量少的仍用碓臼加工。碾、磨虽系农户私产,但主家很乐意让没有碾磨的农户去加工,不用付任何报酬,这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德。1960年以后,虽然农村有了机械加工设备,但人们总觉得石头碾、磨加工的米面格外香甜。
榨油器具,历来用木制榨油梁,后改为石制挤油磨,沿习于今。临其乡的小磨芝麻油,品质优良,颇受人们欢迎。
(二)灶具。1949 年以前,由于烧柴做饭,民间通行风箱火。用土坯垒砌长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高约50厘米的灶台。中间的灶膛,供进燃料,俗名“锅坷廊”。灶膛底放炉齿,下留空洞,供盛渣灰。灶台右上角留有通烟洞口,还可坐锅温水,灶台左侧中下方留一小圆口以接风箱。还有一种不装风箱的灶台,用土坯或麦秸泥砌成形状不同的灶台,正面进柴,上面放锅,易于移动。1950年以后,随着交通的发展,燃料的改变,灶具也发生了变化。平地大都改为煤火,有的是一个火口直烧,有的在火口边另留大口坐锅,中间连通,另砌烟囱,吸火烧锅,叫做过火灶。
(三)炊具、餐具。林县民间的炊具和餐具,1956年以前多为就地取材,本地烧的沙锅因实惠又无味,农户家家置有。外来的主要有山西的铁锅。人们用高梁节剪制成筷子或纳成各种盖子和蒸馍的筚子,麦杆编成的笼盖等炊具遍及农家小院,柳木勺子、木碗、水臼、水桶也较普遍,柳条、桃条、荆条编织的笊篱、拷栳等都是过去常用炊具。筷子过去多用荆条。人们为了粗粮细吃,还发明了条床炊具,用于制作各种条食,条床选用无味木料,做成高15厘米,长60厘米,一头凿有大圆孔,孔底钉有凿满小圆孔的铁片。用时,以圆木桩套入大圆孔,加力压木棍,条形面食便被挤出,可直接入锅。人们多用条床做红薯面条、杂面条(图10)。另一种条床是用木料做一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方架,中间钉上多孔铁片,用手擦面成条,称擦面床。1957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国家轻工产品的发展,人们的炊具餐具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除条床、擦面床仍沿用外,其余多从市场购置。
(四)燃料。1949年以前,林县民间做饭大部分以烧树叶、柴禾、秸杆为主,富户大多烧煤炭。临淇、泽下乡一带的南部山区,村民多靠烧干草、老犍炭(干牛粪)做饭。随着煤炭生产和交通事业的发展,烧煤做饭已较普遍,少数山区村民冬季烧煤做饭兼取暖,其它季节烧柴做饭。
二、饮食材料
林县多山,饮食资源丰富,除以面粉、小米、玉米等为主食外,还用无毒的野生木本植物和野生动物作代食品。
(一)粮食。小麦、玉米、小米、红薯,为林县人民的主要食物。麦子用磨磨粉,过细箩即成头白面,过粗箩者为混合面;玉米常制成玉米面、玉米糁吃,也可囫囵吃;谷子入碾脱皮,用风车扇掉糠,即成小米;以薯代粮是林县普遍的饮食习惯,红薯大都是鲜食,也可切片晒成薯干吃,还可粉碎加工制成粉条吃。豆类、高梁、黍稷,为林县人民的调剂食物。黄豆常煮饭,也碾为豆面,同面粉混合成杂面食用。1966年以后,有水源的地方开始种稻食用。
(二)蔬菜。1949 年以前,林县因干旱缺水,除种植土豆、南瓜、红白萝卜、扁豆、茄子之类外,其余的以野生植物代菜。常食的有香椿叶、青杨叶、白杨叶、榆花、榆叶、杏叶、洋槐叶、杨絮等。山上的山韭菜、小蒜、母猪叶、金针菜,地头路边的灰灰菜,仁仁菜、米谷菜、马齿苋均被人们采用入食。1966年以后,水利条件大有改变,人们除种植食用瓜、豆、萝卜、茄子外,又增加了白菜、西红柿、灰头白、青菜、黄瓜等菜类。
(三)油料。人们除食用芝麻、棉籽油外,还用杏仁、花椒籽、桃仁、核桃仁、椿树籽榨油食用。还有的吃动物油,一般食用的主要是猪油。
(四)调味品。柿醋、谷醋,为林县民间自制的传统调味品。以10斤柿子加1两麦曲装缸发酵,用布封口,经1至2月即成柿醋,澄清透明,味道浓酸;谷醋,平地多做,按水1桶,谷子3升,麦曲1升之比酿制,醋液淡白发红,味香酸美。
(五)果类。山楂、核桃、黄梨、李子、板栗、柿子、苹果、杏子等为林县的土特产品,人们除自食外,余多出售。另外,有些灌木的果子,也常被人们采食,如山桃、酸枣、山葡萄等。
(六)动物。人们除食用家禽畜外,狼、狐狸、野兔、獾、山鸡、鸽子等,也有人捕食。境内的漳河、洹河、淅河、淇河等季节性河流所产鱼、虾、鳖、螃蟹、青蛙等,沿河群众也有捕食。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民国9年(公元1920年),民国32年(公元1943年)等灾荒年,穷人多挖野菜、刮树皮、炒蝗虫、吃白坩土度灾荒。
三、饮食惯制
林县人一般一日三餐,吃饭爱喝汤。历史上因为穷困,常以菜代粮,以水代粮。做饭时,粮菜一锅煮,制作粗糙,烹调简单。一个大汉壮妇,一顿汤汤水水喝好几大碗充饥,俗称“稀汤灌大肚”。饭食多由妇女操办。三代之家,由祖母做饭,祖母身体不佳,由儿媳负责。如人多户大,由儿媳妯娌轮换做饭。两代之家,由妻子做饭。如男人失偶,有成年女儿者由女儿做饭,无则男人自己动手。家庭遇婚丧嫁娶,邀邻居“会做饭的”帮助。早饭误整工夫做,午饭和晚饭均是劳动多半晌后或收工回家再做。1949年以前,人民少吃缺用,随着农活季节的变化安排餐次。一般进入农历十月至年底,冬闲日短,日饭两餐。早起上地劳动,7至8时吃饭,有些地方习惯大饭时,于9时左右才早饭,午饭一般都在13时左右,晚饭天黑吃。
(一)素日饮食。林县人民根据季节变化,农活忙闲轻重来调制饮食。大多是农忙时伙食较好,闲时一般;活重吃硬(另配干食);活轻吃软(不配干食);午饭较好,早晚较差。称为 “早晚喝,晌午吃”。1980年以后,饮食的质量逐步提高,平时与过节,农忙与农闲,家人与客人在饮食上均无大的差异。早晚为咸稀饭,配以馍、饼等干食;中午为大米饭、面条配以老锅菜,有时还配肉或蛋。尽管如此,传统的饮食仍受到不少人的好感,不时食用。如用红薯块,或南瓜块,或土豆,或糠团配以小米,或玉米糁等,在开水中熬成糊吃。放什么瓜菜,就叫什么饭。如放红薯和小米,就叫红薯稀饭;如放糠团(谷皮),就叫稀饭糠。在山区,人们为了节约粮食,只用代食品做饭。山里的红梅豆,角肥籽大,土豆个大醇面,人们将两样入锅煮熟,加盐即成。红梅豆饭,是人们喜爱的乡土饭食。还有的不加代食品,直接用米熬制,再放入少量面条,然后适当放盐,最后用油拌葱花烘锅,叫米精饭。
干饭汤是以汤代菜的一处饭食,多在中午吃。其做法是,水开后放适量小米。待有八分熟时捞出,沥装在另备的锅盆里,加盖,放文火上稍闷,或放火边烤闷,用铲子翻搅抿光,即成小米干饭;捞小米后的米汤放入数种蔬菜,如茄子,白菜、萝卜、豆角等煮熟加味,即成好菜汤。如下白面条,或杂面条,即成面条汤。食时,先将干饭盛入碗里,上蒙菜汤,边吃边喝。
玉米汤是粗粮细吃的一种饭食,常早、晚食用。人们将玉米粒用水搅拌,再在石碾上脱去皮,然后晒干。食时用水煮熟,再放入面条和副食品、调味品即成,醇香利口。
炒米汤是林县人冬、春、秋季晚饭桌上的一种佳食。此饭做法:取小米适量,用铁锅略炒呈褐黄色,后加水煮沸,适时加菜(多为干梅豆片),下面条,加葱姜、芫荽等调味品即成。此饭有活血、驱风、暖身功能。
柿糠炒面为林县民间防后备荒的一种食品。成熟了的鲜软柿加秕谷糠搅拌后捏成饼,晒干贮存,待数九天时,再用大铁锅灼炒,或用火炕烤,使其呈黄色,上碾碾碎成粉,经过箩筛即成柿糠炒面。此面不易霉烂,可长期保存。只需在碗里加开水搅拌,即可食用。有的还用炒面烙饼,味道香甜;有的在捏馍时还用炒面为馅。另外,用玉米、小麦、黄豆炒熟,混合碾碎成粉,称香炒面,营养丰富,老少咸宜,孩子们更喜食。
老锅菜是林县人民饮食结构中的传统菜。人们吃大米饭、小米干饭、馒头、捞面条时常用老锅菜下饭,饭菜一碗盛,不单上菜碟。老锅菜多是以粉条为主料,配以其它菜煮沸加佐料而成。加肉煮者为肉菜,加蛋煮者为蛋菜,不加者为素菜。
老缸菜是素日饮食的调味佐餐品,因其味酸,俗称酸菜。将能食用的植物叶子(如红薯叶、蔓菁叶、萝卜叶等)煮熟沥水切碎,拌入适量红、白萝卜丝,捣入缸内,用树叶、高梁节封住缸口,适时加入清水,10天后即可食用。
另外,人们还用红、白萝卜丝、槐树花等制馅,制成许多食品,如红薯面包子、玉米面包子、白面包子等作主食用。
(二)节日饭食。1949 年前,林县人民过一般节日,生活不大改善,唯有春节吃扁食。除富家外,百姓多以萝卜丝加盐调制。1950年以后,虽然沿用传统习惯安排节日生活,但已不仅吃扁食、大米、粉条、肉类等食品都很丰富。过春节,家家磨豆腐、割肉、买醋、打油,要准备不少调味品;腊月二十八集中蒸枣馍花糕,三十制饺子馅,所蒸干食足够吃到正月十五左右;年饭从腊月三十日起,晌午大米饭配肉菜,下午家家包扁食,除包足三十晚上的,还要准备下初一早起的食用;初一午饭皆为枣馍、肉菜,晚饭多吃小米粥。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枣馍,或做大米饭。五月端午节,多食油糕、油条。八月十五中秋节,多为大米饭或面条配老锅菜,晚上祭月后食月饼。腊月初八早饭喝配有各种瓜果的小米粥,俗称腊八粥。
(三)礼仪待客饭。做满月:婴儿满月,不论男女,都要举行满月仪式。是日中午,贺喜亲友较多,特做大锅饭招待。1970年以前,多焖小米干饭配粉条菜或肉菜,饭后稍停做宽面条汤,除亲友吃外,由女人担抬,挨门上户给邻家送一碗,其俗曰“花喜汤”。1971年以来,渐改食粉条肉菜大米饭,宽面条汤质量也较前提高。嫁娶:男女婚前恋爱来往,不论到谁家,都是吃面条,祝二人关系不断。娶亲时,女家先上酒席,后用大米饭或面条招待新郎。到男家贺喜人数较多,要支大锅。以前多吃小米饭,少数吃大米配粉条内菜。1971年以来,已都改食大米饭。男方对女家新客优待,先酒后饭。男家请客,大请一次。1975年以来,排场渐大要请两三次,摆酒席数桌,每桌八大碗(盘),除好酒好菜外,还要上香烟、糖球、苹果、花生、瓜子等。祝寿:长辈过生日时,家人吃面条,祝老人长寿。丧事:出殡日丧主要做大锅饭。1970年以前多吃小米干饭,配老锅菜,或是小米干饭配好菜汤。后来逐渐改吃大米饭配老锅菜。待客:平素家里来了亲戚、好友,多用烙饼、面条、大米饭招待。临走时再给做鸡蛋汤或面条汤送行。客人如住几天,中间随主人吃常饭,走时吃饭好。
(四)老、幼、病、产饭。1950 年以后,民间对饭食讲究起来,出现了饭食习惯也因人而异。上年纪的人,喜食小米粥、面条、粉条杂菜汤以及老缸菜配小米干饭。患病或身体较差的人,爱喝酸汤,常以白面条调制酸汤,并加豆腐、鸡蛋等营养品。妇女“坐月子”期间,过去习喝小米稀粥,一日数次,不食别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渐改以白馍、面条、大米、面条汤为主,小米粥为辅,并食鸡蛋、红糖、猪肉、鸡汤以补养。幼儿餐次略多,常以面做汤,并备有几种食品或果子为零食。
(五)就餐方式。客人就餐要请到主房中堂,依桌子而食。自家人吃饭都习惯于端着碗到家门口的大街小巷,或大树下,或居处中心点吃饭,俗称“饭市”。有的依墙蹲着,有的坐在石头上,有的立着,边吃边谈古论今,十分和乐。
四、饮食风尚
林县人民除具有节衣缩食的优良传统外,在日常饮食中,还表现了长幼有序,敬劳尊力,爱里睦邻,以饭济人等良好风尚。
(一)长幼有序。主妇将饭做好后,开饭时要大声喊“吃饭啦”,然后先给长辈盛上,自己最后再吃。如遇饭食不足时,做饭人常最后吃、少吃。
(二)饭要等人。做饭人将饭做好后,如劳动者未回来,则不开饭;等劳动者回来,才按序开饭。如不宜久等,要预先舀出适量饭后,再行开饭。
(三)奉送改色饭。一个家庭,如长辈和晚辈分居各灶,晚辈到吃好饭时,首先要给长辈送上一碗。
(四)互送节饭。春节期间,街坊邻居常将刚出笼的馒头互相赠送,以和睦邻里。
(五)以饭济人。如遇讨饭人上门,人们多不拒绝,总要给些饭食。
(六)礼语让饭。人们在街上吃饭时,如遇人过来,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热情招呼说:“吃些吧”。
此外,吃饭也有一些禁忌。饭时,不准用筷子“噹噹”地敲碗,谁敲谁“穷气”,于家不吉。素常,灶刀不准放进盆里,只有丧葬完毕,家门外放盆水,盆里才放刀避邪,供孝子入家洗手净面。县南人认为饭时筷子掉地上不吉利,要用掉地的筷子在地上画个“十”,然后再使用,说是如此就把“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