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平定娘子关 天下第九关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位于山西阳泉市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史称万里长城第九关。关城坐落在悬崖之上,背靠峰峦起伏的绵山,居高临下,桃河水环绕关城奔腾而过。这里山险沟深,形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相传唐朝时期,唐天子在此设立承天军戍守处,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在此驻扎,娘子关由此得名。
娘子关一名在书面上出现最早可追溯到金人元好问的《游承天悬泉》一诗中,该诗有“娘子关头更奇崛”的句子。明朝时期,娘子关一带边患频仍,嘉靖二十一年将此关重修城堡,专设守备把守,并一直保留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娘子关地区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抗击日军战役,娘子关战役也成为了太原会战中一场重要的战役。
现存东、南两座关门和长约650米的城墙。是长城著名关隘,也是出入山西的咽喉。娘子关有关门两座,中为居民区,外城门为砖券门洞,上有平台,似为检阅兵士和辽望敌情之用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筑构甚坚固,关城两翼之长城依山势蜿蜒,成为晋冀间天然屏 障。关内现存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
古今兵家必争之关
地势险要的娘子关,历史上曾和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联系在一起。
“楼头古城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娘子关城楼上残存的楹联被时光洗刷得有些模糊,它们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此地在历史上战乱年代的战略意义。发生在娘子关的秦王翦伐赵、韩信下赵、唐郭子仪、李光弼出固关平定安史之乱、唐高宗及武后游妒女祠、裴度平叛、晋王李存勖会盟赵王、李自成守关、德法联军攻掠娘子关、娘子关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更为娘子关增添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文人墨客长叹之乡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韩愈、司马光、元好问、王世贞、金农、乔宇、郭沫若等都留有诗词、佳句赞美娘子关。有联曰:“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我国著名诗人元好问很喜欢娘子关,他留下的《水帘记异》、《游承天悬泉》两首长诗也都是写秋天的景色。明代吏部尚书乔宇的家乡离娘子关不远,诗云:“道旁松火映溪红,夜度层关月正中,老兴岂缘槽槊在,少年谁与弃儒同。河山表里连三晋,燕赵襟喉控七雄。圣代乾坤皆一统,诗书何地不并蒙。”。
太行深处水上人家
水上人家是娘子关著名的景观之一,这里群山环绕,绵河穿流。倚关远眺,景色尽收眼底,杂树错立,村舍中石屋、溪水相伴,石桥穿街过巷,曲径通幽。山有香山之美,水有漓江之秀,集北国风光与南疆秀丽于一体 。村人利用水力,斫木为轮,凿石为磨,用来碾磨粮食和香料。在关东有两眼泉,龙泉和苇泽吐泉,彻夜长流,两股泉水合流汇成小溪后,顺坡向北沿街下流,东曲西折,穿家过户,清可鉴人,时隐时现,成就了“人在水上住,清泉屋下流”的自然风光,颇有些江南水乡道。“水上人家”由此得名。
八年抗战金城汤池
1937年10月,日本人从平汉铁路向山西发起进攻,试图占领山西。国民军第17师师长赵寿山奉命前往迎击。几后,雪华山失守,娘子关告急在坚持了半月之后,阎锡山命令部队回撤,日军占领了娘子关。娘子关保卫战虽以中方失守而告终,但却给叫嚣3个月内占领中国的日军以沉重打击。
1940年8月,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我八路军以105个团的兵力在娘子关内外的5千里战线上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8月21日经过数天苦战,被日寇铁蹄蹂躏3年多的娘子关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仔细打量城堡,胸腹间有不少疤痕,是箭伤,是弹击,已很难辨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都是对战事的记忆。
娘子关的由来
娘子关之名,最早见于金人元好问《游承天悬泉》诗,该诗有“娘子关头更奇崛”之句。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修的《大清一统志》是首次收入娘子关这一名称的官修文献。
关于娘子关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不少传说。明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凡“妇人 服靓妆”经过妒女祠时,“必兴雷电”,大发嫉妒,故为妒女,娘子关因此得名。《元和郡县志》则说,春秋时晋国介子推的妹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人为之筑妒女祠。
另一个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关在此镇守,并创建关城,因而把此关称作娘子关。
话说随朝末年,朝政混乱,各地义兵不断,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策划起兵反隋,派人联络各路侠义之士,这其中也有关中侠士柴绍。柴绍何许人也,原来他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的丈夫。
召义大事,哪敢怠慢,柴绍急于前往,但又犯愁了,如果带着公主一起去,就暴露目标;抛下公主,又怕她孤身一人,有什么不测。
正当柴绍不知怎么办才好之时,公主说:“你快走吧!国家大事要紧,我一个妇人,不会有什么事的。”
柴绍走后,平阳公主立即变卖了家中的资产,来到乡下,号召农民联合起来反抗隋朝的统治,附近的村民纷纷响应,很快就聚集了数百人。不久,她又派人说降附近几支起义军联合起来,声威大振。
同年9月,公主派精兵万余人,与李世民会师。此时柴绍也带兵来会合。公主自立幕府,旗号为“娘子军”。11月,娘子军在公主的指挥下,与诸路兵马一举攻克长安。
平阳公主虽出身贵族之家,但为了推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她毅然抛弃了安逸的生活,拿起了刀枪,叱咤风云,驰骋疆场,成为名垂青史的巾帼英雄。为了纪念平阳公主,当地人们就把这个平阳公主曾率兵起义的地方称为娘子关。
然而这些说法皆无信史可据。
我们眼前这座娘子关,是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东、南关门两座和长约650米的城墙。东城门为砖券门洞,又称外城门,雄伟坚固,门洞上方镌刻“直隶娘子关”五个字。上为平台,是为检阅士兵、瞭望敌情而筑。现已修起城楼,蔚为壮观,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十分险要。关外古道,蜿蜒起伏,为著名的燕赵古道。
南城门,也称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复檐悬有“天下第九关”匾额,雄伟高大,蔚为壮观。门洞上方额书“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城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迹。街道、民宅仍保持着唐代风貌。居民多为明清时期的“军户”后裔。
娘子关东门里,桃河岸边,有处砖砌石台,传说是平阳公主的点将台。据说,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帅期间,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表现异常勇敢,就在她与柴绍将军结婚以后,仍不忘军中生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杰,娘子关与她的英名共存,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