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县传统婚嫁习俗
清末民初,因袭封建婚姻旧礼,男婚女嫁、悉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提媒,又叫“说媒”
媒人在衡量男女双方家产家势,社会地位,认为门当户对后,即先到男家、后到女家介绍对方的情况。家长认为合适,便到对方邻近去打听,请算命先生合年命,如都没有问题,媒人就告知双方愿结百年之好。
过启,又称“传启”、“过启柬”
双方同意后,男方即向女方写求婚书,由媒人送到女家,叫“过启柬”。女家答应了,回一同意书,叫“回启”,也叫“谢允”。双方都置办酒席谢媒人。席上必不可缺的是斤半重的鲤鱼,鲤鱼是长流水,斤半重是“巧个”。此时婚事已定,男女双方均未见过面。
如要娶,先由媒人,向女家要“年命贴子”,即女方的生辰八字,再请算命先生,定好结婚日子,用东屋或西屋,定好婚期后,写在红纸上放于红匣内,再放些妇女首饰,如簪子、坠子、镯子、戒指及头上戴的金银花,但必不可少的是枣和栗子,叫“早立子”。然后男家准备房屋、床帐、被褥、枕头等,枕头留一道缝,待新娘来时自缝,先教表兄弟在床上睡一夜,叫“滚床”。屋内一切用具,柜、箱、桌、椅、牙膏、肥皂等,都是女家的,所以女孩叫“赔钱货”。除上轿的红衣裳外,不向男方要任何东西,如要,便被大家瞧不起,说是卖闺女。
女家准备嫁妆时,生怕女儿不满意,陪送不好,要受气,妯娌们也瞧不起,女婿也难为情,所以凡是日常需用的衣物家俱,尽量陪送,最差的也得陪送一红木箱。有的穷得连女儿也养不起,从小就送到婆家,叫“童养媳”,大都受气,结婚叫“圆房”,只磕头拜天地,什么都不陪送了。
结婚
结婚前一天,空花轿由新郎家过到新娘家,叫“过轿”。男家用一人,抱只公鸡随轿到女家,女家不留,也派一人,抱只母鸡随结婚花轿到男家,这样男女皆“吉”(鸡)。
新娘上花轿,由新娘亲人送上轿,全身红衣裳,五六月也得穿薄袄,叫“新人不穿单”。脚穿红鞋,用黄布裹上底,头上蒙红布叫“蒙脸红”。因不知丈夫怎样,也不知婆母怎样,又辞别父母,所以都哭哭啼啼。一般有四个亲人跟着送轿,出庄时放三声炮,喇叭在前面吹着,花轿后面跟着嫁奁,每过一村庄,吹喇叭、放炮,贴喜字,能看到新郎的住处时送轿的回去。到了新郎大门,落了轿,男家先来两个中年妇女,打开轿门,送把酒壶,交新娘在胸前提着,叫“送抱壶”。接着添胭粉,多为成年闺秀,化好妆,四个、六个、八个都可以,摇摇摆摆到花轿前,分站两旁,一个个都到新娘面前,拜行接见礼叫“添胭粉”。接着由两个中年妇女,扶新娘下轿,大家争着撕新娘脚上的黄布,说缝在小孩衣服上能长命轿旁早有两个人(多是男方的表弟)端着麸子,加上枣、花生之类往新娘头上撒,叫“撒仗”,图吉祥之意。
院中放一供桌,点上香烛,放一斗高粱,斗中插一杆秤,并放一面镜子。拜天地时,由同辈多子女的夫妇二人,穿戴整齐,站在新娘新郎的前面,叫“领亲”。拜过天地,领亲的退去,新郎抱着桌上的斗,引新娘入洞房,新郎取斗中的秤,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红布,搭在棚顶上,这时新郎新娘第一次见面。用一杯酒,新郎新娘各喝半杯,叫“交心酒”。再用一碗“蜜油茶”,各喝半碗,说是今后日子过得甜甜的。此时任何人可闹洞房。都略事休息就“分大小”,先给新娘开脸,用线将新娘脸上不规则的发绞掉,新娘重新梳妆,再到院中供桌前,下铺红毡,先给公婆磕头,依次给所有的长辈磕头,磕头时不吹喇叭、吹笛子。晚上入洞房得有人听,如无人听,窗下应放把扫帚。第三天新人下厨,并给祖先烧纸。
新中国建立后,这些繁琐、充满迷信色彩的仪式,大都去掉。现在青年男女婚姻自主,但多数还得有媒人撮合,经介绍,男女先见面,双方都同意,就可向政府登记。登记后,约定日期,办酒席,宴亲朋,举行婚礼。近年有女家要彩礼之习,亦有不少女青年自觉抵制。除旧习,立新风,有的地方举行集体婚礼,既隆重,又节俭。也有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