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渔鼓
渔鼓,又称道情,是一种说唱的艺术形式。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广西等地区。宋代已出现。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渔鼓,裁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渔鼓有湖南的祁东渔鼓、湖北的沔阳渔鼓、安灰的界首渔鼓、广西的桂林渔鼓、江西的鄱阳渔鼓、山东的济宁渔鼓等。
鄱阳渔鼓,属江西道情的一个分支,是江西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曲艺品种。鄱阳渔鼓发源于唐朝,成型于宋朝,流行于明朝。其腔调与我国古代唐诗的音律有关,是民间曲艺的一种形式,鄱阳渔鼓蕴涵着鄱阳人民审美情趣,凝聚了鄱阳民众长期传续下来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追求。是古代鄱阳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文化财富,不仅表现为是鄱阳自我认定的凭证,也是鄱阳文脉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之一。
一方水土有了绚丽的表情,它的文明就越发显得精彩多样。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鄱阳渔鼓融鄱阳饶河戏、鄱阳民歌小调、鄱阳渔歌及鄱阳大鼓的音乐旋律为一体,形成了浓郁的鄱阳水乡韵味和优美的曲调,也有了“二下响”和“三下响”两个流派。有关专家称其为“江西曲艺一枝花”,被誉为一朵盛开于鄱阳湖上的民间文艺奇葩。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七日,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赣府厅发[2007]7号)精神,《鄱阳渔鼓》成功申报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省文化厅确定为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漫长的岁月中,鄱阳渔鼓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改造,使其在文学、语言、音乐、说唱风格等方面,形成了独具鄱阳地方特色和鄱阳湖水乡风味的地方曲种。它不仅有丰富的传统唱本如《珍珠塔》、《麒麟豹》(《珍珠塔》续篇)、《乌金记》、《攀弓带》、《毛红退亲》、《渔网会母》、《蔡鸣凤辞店》等,而且拥有大量取村于鄱阳当地的故事和民间传说。如清道光年间发生在鄱阳县城茅园里的王莲英嫌贫爱富,毒死未婚女婿匡花苟《谋郎记》的故事,还有根据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所作的元杂剧《荐福碑》演绎而来的,又为鄱阳人民所熟悉的“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的故事(因荐福寺旧址在鄱阳县城,为县城“东湖十景”之一),以及鄱阳湖的美丽传说《江猪与白鳍》等。尤其是它的说唱语言又是以饶河戏的韵白为基础的地方官话和鄱阳方言。加上具有浓郁的鄱阳地方特色和水乡风味的优美唱腔,深受鄱阳人民的债爱。明、清两代随着水上交通和商业的繁荣,鄱阳渔鼓和各种民间曲艺活动频繁,尤以抗战时最盛。当时活跃在鄱阳县城的“小鸭子”、“闵妹”、“月月红”、“汪三禾”、“陶细妹”等民间曲艺演唱队伍就有十多个。每入黄昏,祠堂会馆,街市巷井,船头岸边渔鼓咚咚,小曲悠扬,民间艺人的活动随处可见,可谓是“黄昏入夜静,街市少行人。前厅渔鼓响,后院小曲声。河边唱《秋江》,船头《放风筝》”。其情景可见一斑。
“鄱阳渔鼓”入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鄱阳人民的无形文化遗产宝贵财富。作为沉积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永久的价值。随着思想的解禁民众的民俗意识开始回归,各项民俗文化活动恢复和开展起来。她所呼唤的是人们对民间文学中贯穿的群体精神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