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梁弄
梁弄镇位于余姚市西南部,一九九一年十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余姚市梁弄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梁弄历史悠久。在唐代已形成颇具规模的集镇,“人烟凑集,亦一巨镇”,成为四明山地区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中心,并建有陶瓷窑厂。南宋时,梁弄是绍兴府同知驻地,时黄、孙二姓势盛,子弟接连出仕,回乡多建寺观、立书院,改建街道,促进了梁弄的发展,俨然成为姚南重镇。
梁弄镇地处四明山革命老区,享有“浙东革命圣地”的美誉。有着丰富的先贤文化和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拥有“山水城镇”的良好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梁弄镇的历史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梁弄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光荣的革命传统。
梁弄历史、革命文化价值表现突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梁弄为中心的浙东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和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先烈的足迹遍布山川,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景仰的革命圣地。自梁弄镇区至横坎头村的5华里范围内,集中了革命旧址10余处,其中有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3处,重要文保点6处。
(2)依山枕水的山水城镇,拥有众多风景名胜。
“碧水一湖着意驻,青山四面自然遮。”四明湖湖岸线和自然顺畅的山体走势构成梁弄镇秀美的绿色背景和天然的城镇轮廓线,形成山、水、城交融的画面,为梁弄镇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东汉以来,梁弄一直是人们憧憬的洞天福地,得“第九洞天”之美称。
(3)梁弄具有保存完整的街巷里弄空间尺度和整体历史风貌。
梁弄历史悠久,弄堂曲折,是集中大片梁弄明清住宅建筑的传统风貌区域,以五桂楼、浙东敌后各界代表会议旧址、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及普通民宅群为主体,具有相对完整的成片地方传统居住街区特征,至今仍基本保持明清、民国时代的格局与风貌。下街、新街两侧商肆云集,街面多以青石板或卵石铺地,古朴清素,情趣盎然。
(4)人文荟萃,英才辈出。
梁弄自古有民间藏书的优秀传统,耕读传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
(5)“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浙东有一条曾留下李白、杜甫、贺知章、白居易等三百余位诗人游踪的“唐诗之路”,而梁弄就是这条唐诗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红色风情 古韵依旧
梁弄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抗战时期是四明山革命据地的心脏,历史上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李白、皮日休等渚多诗人驻足于此。镇内有五桂楼、宋墓石雕、马蹄形街等历史古迹和浙东根据地纪念馆、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胜迹,自然人文,相得益彰。
山青水秀瀑幽湖秀,世称洞天福地,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梁弄为道教第九洞天,宋徽宗御赐“丹山赤水洞天”匾额于祠宇观。唐代诗人贺知章、李白等先后到此揽胜,留下了千古名篇,成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梁弄镇,据说是姓梁和姓冯的两位祖先最先到此定居,原名梁冯,以后不知何故就变成梁弄了。是个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镇。梁弄,弄堂弯弯、流水潺潺、青瓦褐檐、九十九条小巷条条都通,她就象陈年佳酿,须细细品味,方能知其醇香。
进入古镇,沿着“正蒙街”东行,虽然是条新街,但只觉古风扑面而来。这条街仿明清风格而建,和镇里的老街十字相交,沿街多是两三层的房子,屋檐山墙错落,与浙东第二藏书楼遥相呼应。并且百年老校镇中心小学就在近旁,仿佛故意向人们炫耀其古朴文风和悠悠历史。
走了几十米,向右一转,是一条解放前的老街。在这条古街上,可以看到完整的江南山乡的生活习俗,同时又能体会到山乡人物的文风雅韵。一条街上便有许多象杀羊的作坊“羊淘”、打面的作坊、烧酒的作坊等。还有依然开门迎客的老店柜台等等,所有这些浓缩了江南山乡的社会文化。
四明山的抗日遗址数不胜数,在延绵的青山秀水、乡道古镇之间,梁弄是最特别的一个。即使被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也掩盖不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素雅的江南古镇气质。
弄堂弯弯、青瓦褐檐,拐进老街,只觉古风扑面而来,就像一壶陈年佳酿,只有细细品味,方能知其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