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哈哈腔
哈哈腔,也叫“喝喝腔”、“合儿腔”。有的地方又叫“柳子调”或“拉拉调”。迄今有300年的历史。是产生于河北省民间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此剧的艺术特色是表演朴实,以唱见长,叙述性、说唱性较强。开始主要演唱一些生活戏,如《小年过》、《拴娃娃》等,以后逐步能演唱较大型历史故事戏。
哈哈腔的唱腔属于板腔体。曲调分头板、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安板、导板、搭调等。唢呐牌子有30余个。常用的有“大开门”、“小开门”、“水龙吟”、“紧中慢”、“万道金光“等。伴奏以四胡(四股弦)为主,配以板胡、月琴、二胡、琵琶等。也有以板胡为主奏乐器。传统剧目约八十余出。基本剧目是以“三小”(小旦、小生、小丑)为主。经常上演的有《双灯记》(赵美蓉观灯)、《李香莲卖画》、《金锁记》、《秦香莲》、《安中魁》等。
该剧种始于明末清初,在清乾隆年间已经流行。曾多次进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演出。自清绪十五年(1893年)始,哈哈腔先后在石家庄市赵县的韩村、冯家庄、投头庄及晋县的李家庄扎根。1894年秋冬,韩村以候志运为主正式成立了哈哈腔戏班。在这之后一个世纪的长河中,他们代代相传,接连培育了六代男女演员达100多人。其活动范围达获鹿、栾城、晋县、束鹿、元氏、高邑、宁晋、柏乡等10个县(市)。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在演出中,他们对原来音乐、唱腔和表演程式进行了大胆的继承、创新和改革,使上演的剧目不仅情节曲折离奇,而且通俗易懂。音乐唱腔既优美动听,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韩村轩处于敌处区,哈哈腔被迫停止活动。在解放中,韩村的哈哈腔班社,连续为南下大军演出了4城4夜的劳军戏,受到政府表扬。1956年,他们排演由李广琪挖掘整理的神话剧《小天台》,参加了本县的会演,受到广大群众好评,获得演出一等奖和男女演员奖。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哈哈腔这朵盛一时的鲜花,逐步走向衰落、枯萎,频临灭绝的境地。希望有关部门能迅速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