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专家:英国夺走印度45万亿美元!
国际新闻 2022-11-24 06:50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这个国家曾被形容为“女王王冠上最闪亮的明珠”;
这个国家在大众的印象中总是“奇葩”的形象;
这个国家一直声称自己是大国,却从未真正实现自己的大国梦;
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疲软,却认为是外部原因促成。
这个国家就是印度。
有人说,印度发展后劲不足完全是因为英国以前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将印度的经济发展后劲给榨干了。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英国是如何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英国的殖民统治又是如何影响印度的?印度经济究竟被什么影响?
本期为大家介绍——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精彩的观点嗷!
女王王冠上最闪亮的明珠: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历史
早在16世纪,英国人就“盯上”了印度,在印度与荷兰及葡萄牙两个传统海外殖民大国展开争夺战。英国人顺利地在1608年在苏拉特登陆,并随后开始在苏拉特、孟买、马德拉斯、马苏利帕特南和孟加拉等,当时印度的主要沿海城市建立工厂。这些城市也逐渐发展成为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中心城市。
一开始,英国人还会从印度生产商那里,用白银和黄金来换取纺织品和大米等商品,然后再将换得的纺织品和大米等物资,转运到欧洲市场,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欧洲人。在最开始的这种贸易过程中,英国人和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都能够获得利润。
(伦敦东印度公司的总部——东印度大楼)
可是,随着英国殖民者的殖民野心的膨胀,和愈演愈烈的殖民思想的极端化,东印度公司开始琢磨着干一些其他的“勾当”。1757年,印度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764年布克萨战役取胜之后,东印度公司首先取得孟加拉的税收权。以此为开端,英国人的爪牙系统地延展到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后来,英国人不再用真金白银来购买商品,而是用他们从印度各地收上来的税收来同当地人做买卖。英国收到的税收中其中有三分之一,会被用来购买印度本地商品,剩下的三分之二则被尽数收入囊中,再也不需要自掏腰包来投资印度,可谓是“无本万利”!
英国人一旦掌握了印度的税收,通过印度公司的收入专门购买印度商品,这无疑让印度人备受剥削,并且剥削程度越来越深。印度人完全陷入了英国人编制的一个骗局中:原先英国人用钱购买商品,现在英国人用税收来“免费”拿走,赚取全部利润。可是那时候的印度生产商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只知道——税收和货物生产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
(英国人踏上印度)
从东印度公司中获得的巨额利润,以及钢铁。木材等战略物资,成为英国进行工业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这个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偷窃”公司。
英国不仅仅在经济方面通过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度,在政治制度上,也将印度驯化得服服帖帖。1858年,印度正式采取英国奉行的那种君主制,废除了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允许印度生产商直接将其商品出口。然而,这同样是英国用来迷惑印度的诡计。
英国从印度带走的资源确实是英国那是发展成为世界霸权国,也难怪印度被称为“女王王冠上最闪亮的明珠”。富饶的自然禀赋,充沛的劳动力,政治和文化上的分裂,加上骨子里的顺从性,简直是英国殖民统治的不二“宝地”。
19世纪末期开始,随着欧洲其他列强和北美大陆上美国的崛起,英国开始陷入相对衰落的时期之中。二战之后,民族主义运动兴起,加上英国再也无力维持如此庞大的殖民帝国,于是在1947年,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正式放弃印度殖民地。
过河拆桥还是忘恩负义:英国剥夺印度财富?
被英国“偷走”的45万亿
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印度多年来并未实现所谓的“印度大国梦”。很多印度专家将印度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完全归咎于英国对印度曾经的殖民统治上:
印度知名经济学家乌特萨·帕特奈克,基于其2018年的研究,通过分析近两个世纪以来有关印度的税收和贸易的详细数据,他认为英国在1765年到1938年近二百年时间中,从印度抽走将近45万亿美元印度财富。
印度艺术家更是表示:“英国从印度掠夺了45万亿美元的物资,这相当于当下英国GDP的17倍。而且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并未将英国欠南亚的债务算进去,也没将英国在印度大肆砍伐树木而造成的环境成本算进去!”
帕拉维·达斯也在论文中表示,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加大资源开发力度,而在印度大肆推动铁路扩张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耗尽印度森林等自然资源。
诚然,英国的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确实是踩在印度富饶的资源的身上爬上去的。在英国殖民印度的档口,印度在全球经济份额中占据大约23%,而当英国人离开印度的时候,印度在全球经济份额的数据直接下降到了4%!英国对印度近200年的统治,确实给印度带来致命创伤。
(英国工业革命)
可是,英国殖民印度,真的只给印度带来了“创伤”吗?这是英国人太爱狡辩,还是印度人太矫情?
英国殖民为印度带来了好处?
殖民主义给殖民地带来的伤痛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英国并未给印度带来任何好处。任何事物都是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首先,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客观上开启了印度工业化的进程。
客观上来说,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客观上促进了印度原有的农村公社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毁坏,印度的传统家庭手工业和农业,小农经济基础被破坏。在印度传统的逆来顺受的宗教思想影响下,可以说,当时的印度人也认为,正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才让他们得以扩大印度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土地私有权逐渐确立,银行系统逐步出现和完善,市场经济开始萌芽,印度逐渐迈过前现代的门槛儿。
但是不可否认,在英国这样的殖民统治下,印度的经济具有高度的依附性。
第二,英国带来了比印度原本的制度更加“先进”的民主政治。
在英国殖民印度之前,印度大多实行的是小邦割据的封建领土制,尚不能算是现代的政治制度类型。19世纪中期,英国国王正式接管东印度公司之后,也逐步开始在政治上推行英国式的民主代议制政体,包括:逐步扩大立法会议、施行文官考试选拔制度、吸收印度人参与立法等等。英国人还在印度“扶植代理人”,授权印度人参与行政管理等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英国为印度带去那个时代较为先进的政治制度。
但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先进与否,从来就不是单看制度本身,还要联系那个国家的国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适配,当然会产生一系列水土不服的反应。
(英国的君主立宪)
第三,英国殖民者为印度带来了文化上的“启蒙”,为印度培养出一批精英,并且也为印度同世界交往提供英语这个语言工具。
英国在印度殖民的这段时间里,英国殖民者非常重视推行英语教育。印度总督麦考利曾说:“要在此时间内,在印度培养出一批精英,一批虽然有着印度人的血统和肤色,脑袋里却装着英国人的思想、才智、道德和思想的印度人。”这尤其让一部分高种姓的所谓贵族,获得在与外界交往的“先发优势”。印度中央近90%的官方文件都是以英文为载体;英文创作的著作,也被称为是民族文学。印度软件产业全球领先、印度电影走向世界,似乎都离不开英语这一工具。
但是,不得不否认的一点是,会说英语的仅仅只是印度的贵族精英阶层,大部分人并没有能力说英语,就更不必说带领印度经济走向世界了。
(印度的宝莱坞电影稳坐世界第二把交椅)
实际上,现在骂英国掠夺印度财产的,和从英国那里赚取利润的,是同一批所谓高种姓的“高知”。这就不免有点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来骂娘的嫌疑了。
追本溯源:印度经济后劲不足究竟是为什么?
印度经济数据中含有大量泡沫,为了数据好看,印度甚至不惜将牛尿、牛粪等奇葩数据纳入统计范畴。因此在表面上看,印度的经济数据总是光鲜亮丽的。如果按照印度的计算方法,印度的经济增速甚至都超过我国,总量都超过英国和法国,在世界排名仅次于美、中、日、德这几个国家,排名第五。
这显然是印度人不切实际的幻想。想象一下,印度怎么可能在倒退速度如此之快的基础设施上,创造如此之多的经济数据?印度实际上是越来越落后了的,跟中国的数据越差越大。
(印度脏乱差的街市)
那么,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印度经济迟迟实现不了腾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印度的制度缺陷
虽然印度一直声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与经济基础不匹配的制度并没有带给印度先进的效率,反而办事反而变得拖沓。印度的很多诸如军事计划、基础设施计划等等提案,都在复杂的程序中被拖黄了。这样一来,没有总体计划指导,很多时候印度只能原地踏步,发展总是陷入困局,不倒退才怪。
(印度总理莫迪)
印度始终存在着严重的封建残余
历史上许多国家,诸如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发展,都是在废除了等级制度并且清除封建残余之后,才得以飞速发展。因为只有一个没有等级制度束缚的社会,才能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继而产生真正的进步。但事实上,印度的等级制不仅没有被完全废除,还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加深:
印度有10亿人是佃农;
印度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人天然地被划分为三六九等;
封建迷信思想深入人心,为“防疫”要求全民喝牛尿……
这些封建残余始终是束缚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的经济模式具有极大的封闭性
由于印度擅长在大国之间施行大国制衡战略,这使得印度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甚至是内在的封闭。在这个封闭的经济体系中,统治阶级、利益集团总能想方设法盘剥公众。
印度人生性懒惰,以至于错过粗放型发展的黄金阶段
在经济发展颓势明显,科技创新乏力的印度,与他国的经济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因为根本没有一个国家会愿意做慈善家,为将近15亿嗷嗷待哺的人口提供经济机会,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多少剩余价值得榨取了。
(印度传统宗教印度教)
印度甚至有点像晚清时期的变革图存,具有买办性质的国大党和代表地主利益的印人党,都曾试图修补印度的这艘“破船”,但是真正的变革图强几乎不可能在印度得到实现。因为印度既没有这样的内部文化,也没提倡变革的国际环境。
小结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英国对于印度的殖民统治,确实使得印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经济发展活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可以将其国内经济不景气完全归咎于外部原因。
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我国也曾经历两半社会的洗礼,可如今也步入了稳步发展的好时期。
好了,说到这,大家一定对印度经济和英国对印度殖民等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
上一篇:印度国产航母服役时间确定
下一篇:印度参加东京峰会,为何中国如此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