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这么喜欢复古 儒家为什么只喜欢推崇周朝
今天双元制小编给大家带来儒家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看一看。儒家喜欢复古,为什么推崇周朝,而不是更早的和?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加剧。大权在握的,通过篡权建立了新王朝。王莽称帝后,为了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新政,进行改革。虽然是改革,但王莽却是按照《周礼》上面的制度来进行改革:官制、官名皆按照周朝时设置;把的王田制改为周朝时的;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各种仪式皆按照周礼;把当时很多地名也改回了周朝时使用的名字……
虽然,从周朝到西汉末年,已经过去几百年,但是王莽却坚信周朝时的一切制度都是好的,而且永远都不会过时。王莽之所以会进行托古改制,和他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后来他又是当时的儒学领袖。而儒家,是很推崇周朝的。
上图_ 王莽篡汉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这个“礼”就是指周礼。后世的儒生也和孔子一样,对周朝,总认为周朝时期的东西就是好的,今不如古,因此他们总给人一种很保守的感觉。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周朝之前还有夏朝和商朝。既然儒家喜欢复古.
那么,为什么儒家推崇周朝,而不是更早的商朝和夏朝呢?
《礼记》是儒家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也是记录先秦时期各种典章制度的重要选集。在《礼记·表记》中,孔子曾经比较了三个朝代,他说:“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惷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
孔子认为夏朝尊命,那时的人民虽然服侍鬼神,但却避而远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当时的生产力比较落后,还保留着的一些特征。孔子认为,夏朝时期的人民,愚昧无知甚至是愚蠢。这样的朝代,孔子自然不会欣赏。
上图_ 《礼记》,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孔子认为殷商尊神,这从保存下来的中可见一斑。商朝时,,皆会通过占卜决定。商朝时的神职人员,手中权力很大,他们不尊重人的生命,随意剥夺人们的生死。结果殷商的统治者,太重视鬼神,而忽略礼仪的教化作用,太重视刑罚而轻视奖赏。而对于鬼神,孔子是“敬而远之的”。对于治理国家,孔子是重视教化而不是刑罚的,因此,孔子也不会赞同商朝的治国理念。所以,他认为殷商时期的人民,放荡不安分,争强好胜却没有廉耻之心。
孔子认为周朝尊礼,这是周朝和夏商有很大的不同。夏商的统治者,治理人民时,更加崇拜自然。而周朝尊礼,关注更多的却是“人”本身,《·大雅·文王》有“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并且周朝还提出“天命靡常”的观点。周朝的这些理念,从社会观念发展角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儒,原来是指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官员。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后,提出了“仁”和“礼”的思想主张。对于什么是“仁”,孔子针对不同弟子,有着不同的答案,但归根结底,这些答案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人”本身。所以,就治国理念来说,孔子的思想和周朝。针对春秋时的乱世,孔子也认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上图_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另外,从周朝本身来说,周朝治理国家还是非常成功的。一般认为,夏朝只统治了四百年左右,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左右,而周朝足足统治了八百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能统治这么长的时间,肯定是它的制度、文化各个方面具有优越性。所以,相对于更早的夏朝和商朝,孔子自然更加推崇周朝了。
其实,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是不停的向前发展的,后面朝代的文明程度是要超过前面的朝代。商朝和夏朝相比,自然是商朝更加文明。而商朝和周朝相比,那自然是周朝更加文明。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本来就属于周朝阶段,而且周朝当时保存的资料,也比夏朝和商朝更加完善,这也方便当时的学者研究,所以,以孔子当时的眼光来看,他自然会认为周朝要比夏朝和商朝要好。所以,他才会不遗余力的推崇周朝。孔子曾在《论语 · 八佾》中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上图_ 平壤出土的《论语》简牍
那么,周朝之后,社会生产力还在继续发展,周朝后面的各个朝代,文明程度肯定比周朝更高。那么,为什么后世的儒生还是推崇前面的周朝呢?
这自然要和孔子有关了。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儒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儒家学说又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后世儒生在学习时,自然不敢对孔子的思想提出异议。所以周朝之后,即使后面的朝代发展的很不错,他们也会遵从孔子的意见,去推崇周朝。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建立起一套完美的治国方案,儒家对于真实历史事件,其实是进行过人为美化的。例如早期的制,是不可能和平过渡的,而在儒家的渲染下,尧、舜、禹相互谦让,都成了历史上不可多得明君。而周朝,也是儒家进行美化后的样板王朝,为的就是让后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以周朝为榜样,实行仁政,利用儒家学说去教化人民。
上图_ 西周时期全图
后来事实也证明,如果全部生搬硬套周朝的各种制度,下场会非常的悲惨。新朝的王莽托古改制,照搬周制,结果加剧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新朝也很快被推翻。明初的建文帝,也是听从大臣意见,托古改制,最后也是行不通,建文帝也被窜了位,而他本人也是不知所踪。
所以,历朝历代的改革,还是要结合当时的情况而制定,如果一味复古,就会行不通。
参考资料:《礼记·表记》《论语 · 八佾》《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