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为什么十三四岁就嫁人?哪些因素导致
现代社会,十三四岁还是个读初中的孩子,但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到了十三四岁就该嫁人了,她们为什么那么早就嫁人呢?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古代律法规定。
自夏商周到明清四千多年,中国一直都是法治社会,有着完备的古代法律制度。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建立法律制度。以此来加强管理,治理国家。
古代法律制度比较完备,贯彻执行比较彻底。古人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古代也有婚姻法。中国古代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凡不合此三者的婚姻即属非礼非法。
西周礼制规定,男子二十岁“冠而列丈夫”,表示成年。女子则十五岁为“及笄”,是为成年。男女未达到成年年龄不得成婚。
西周时,男子20岁结婚,女子15岁结婚。
《礼记》记载,男子30 岁,女子20岁,还没有结婚,官媒就要强制相亲,撮合剩男剩女。
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
沿袭唐朝规定。但是有补充规定:《宋书·周朗传》记载“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就是说女子超过15岁还没有出嫁,家人会受到连带罪行。
规定:“凡男女婚嫁以时,男子未及十六,女子未及十四成婚者,谓之先时;男子二十五以上,女子二十以上未成婚者,谓之过时。”
法律规定,女子十三四岁可以结婚,百姓自然遵守。
二、上行下效。
古代结婚早,皇后和皇妃都年纪很小就嫁人了。
皇帝的结婚年龄是:14岁,12岁,16岁,15岁,13岁,16岁,16岁。
皇帝那么早结婚,子民自然争相效仿,因此古代男子十几岁就结婚了。
陈宣帝柳皇后,十一岁出嫁;贵妃,就是那有名的美人,十岁出嫁;的大妃12出嫁;的,即12岁出嫁;的皇后佟佳氏,14岁出嫁,15岁生,也就是;康熙皇后赫舍里12岁出嫁。
皇帝的后妃出嫁的年龄都很小,老百姓的女儿自然上行下效,也早早就出嫁了。
三、女儿是外姓人,早出嫁,能减轻家庭负担。
古代人,他们总认为女儿是外姓人,媳妇才是自己家的人,因此希望女儿早早出嫁。这样一来,就会减少家里的负担。
古代女子出嫁要准备大笔的嫁妆。古代规定嫁妆是彩礼的两倍。因此女儿的嫁妆钱,和生活费是一大笔费用,如果早点出嫁,家里就节省一笔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
古代贫苦人家生活困难,如果女儿早点出嫁,就能少一张嘴吃饭,给其他兄弟一条活路。所以,即使女儿没到结婚年龄,父母也会让女儿早早去婆家当童养媳。
四、古代人寿命短,早结婚,早繁衍后代。
古人寿命短,哪怕是皇后,都年纪轻轻地就死了。例如:康熙的生母24岁薨逝;康熙的皇后赫舍里21岁薨逝。
,大多数人二三十岁就死了。1949年之前,我国的平均寿命在40岁左右。
古代人的幸福标准是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女人早点结婚,就能早点生孩子,完成繁衍子嗣的责任。
综上所述,古代女子十几岁出嫁的原因是,法律规定;皇帝皇后结婚早,子民上行下效;男尊女卑思想,女子是外姓人;古人寿命短,又承担着繁衍子嗣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