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峻之乱是怎么回事?苏峻的阴谋是如何被东晋
苏峻、祖约之乱,又称,是东晋成帝年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叛乱。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文豪曾有言:“苏峻之乱,晋几亡矣,宗庙宫室,尽为灭烬。”这里所说的苏峻之乱发生在东晋王朝统治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公元327年,东堂官员苏峻竟然联合朝中一位将领,打着讨伐奸臣的旗号,带兵对建康发起了攻击。叛军实力强盛,东晋朝堂几乎没有反抗的力量,因此第二年建康城破,苏峻篡权初步成功。
但判贼就是判贼,怎么能够登上大雅之堂呢?所有的一切都随着苏峻战死沙场而落下了帷幕。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算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早在当初的叛乱之时,苏峻就在为国效力,镇压叛乱时更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谁知道随着手中权力的高涨,苏峻的野心也被激发出来,渐渐生出了其他的想法。还没等到他付出行动,朝中一位大臣庾亮就已经发现了苏峻的异常,征召苏峻入朝为官。
这个做法有两个顾虑,一是认为就算苏峻现在造反那也是小祸端,毕竟苏峻现在实力有限。另外则是考虑到如果等苏峻积累到足够的实力之后再行作乱,那恐怕难以压制。
奈何当时朝中之人都不同意庾亮的说法,认为他太操之过急。在消息传到苏峻耳朵之后,他便派人向庾亮转达了自己不愿意入朝的想法。庾亮无奈只好调集了一大批将领驻守在苏峻周围,提防他的不当举动。
尽管如此,庾亮还是不放心,便以朝廷的名义将苏峻加封为大司农,并将他麾下的士兵全部交给弟弟统领。苏峻清楚的知道,若是一昧的拒绝会导致情况更加危急,便主动请求担任青州一个偏僻荒镇的官员,但是庾亮没有允许。
苏峻清楚庾亮的想法已经不能改变,但又实在担心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于是在赶往赴任的过程中,便决心听取手下的意见,带领军队起义。苏峻也得知朝中大将军祖约对于朝廷向来有怨恨之心,于是派遣参军前去商议与他联手讨伐庾亮。
祖约欣喜的答应了他的建议,并立刻派遣自己的侄子带领军队与之会合,正式反抗东晋王朝的统治。东晋方面在收到苏峻恕不从命的消息后,多位将领就想带领军队进入建康,保卫京师的安全。
奈何庾亮都没有同意,让这些军队镇守在他们原本的岗位之下。只不过庾亮对当时的军队也进行了重新的部署,例如任命吴兴太守负责监督三吴地区的军事行动,防止苏峻突然的攻击。
与此同时,当朝尚书还向司徒王导建议,在苏峻还未到达瞿林之前,派遣更多的军队驻守在此,让苏峻方面不能顺利度过河。要趁着苏峻还没到达历阳时,先行发起攻击。若是等他先到达,必会造成人心动乱,反而不利于东晋王朝的防守。
虽然王导同意了他的建议,但做最后决策的庾亮却不以为然。直到事情发生后,庾亮这才追悔莫及。随着苏峻军队的不断接近,京城的形势也一度危急。庾亮派遣多位将领包括自己的亲弟弟在内,镇守在石头城。
他又命令左威将军担任历阳太守,全部用来对抗苏峻势力。奈何庾亮此人还是太过骄傲,他并没有进行详细的部署,所安排的也只是皮毛而已。这对于早有准备的苏峻来说根本,因此在苏峻的带领之下,军队很快就进入了建康地区。
王导等一批大臣都在宫殿中坚决保护在身旁,让已经攻城的苏峻暂时不敢入殿。但苏峻却放纵自己的士兵在后宫中胡作非为,甚至奴隶百官,让他们背着重担登山,目的就在于折磨侮辱他们。
早在建康城破之前,庾亮或许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结局。因此先行一步带领一批士兵赶往寻阳地区,并以的名义颁布了多个诏书,对军队进行重新部署。其中为,带领手下军队共同反抗。
温峤此人,本就是忠君爱国之辈,他还十分大方地将自己的私人队伍分给了庾亮统领,从而增加了庾亮获胜的可能性。为了更快获得胜利,军队中自然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温峤与庾亮二人相互推诿,大家都没有接受。
还是手下人提议,最终决定征西大将军担任军队主将。其实这个过程也很是坎坷,之前陶侃没有被任命为辅政大臣,他就对朝廷心存不满。还是在温峤的不断劝说下淘汰,陶侃才下定决心维护晋王朝的统治,带领军队与温峤会和。
讨伐军一路上的行进路线很是顺利,在覆灭了祖约势力之后,他们又将目光对准了石头城。其中一位将领大败苏逸,也就是苏峻的儿子。而他的另外一个儿子苏烁则带领着上百骁勇善战的士兵渡过淮河,与讨伐军队交战,奈何最终却被反杀。
主将都已经战死沙场,士兵们又怎么能够继续下定决心交战呢?很快士兵们就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他们为了活命纷纷放弃武器四处逃窜,导致苏峻军队遭遇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这个时候的苏峻早就在之前的战乱中被乱刀杀死,根本就没有将领能够站出来组织军队进行反击,失败是必然的结局。苏峻造成的混乱总共历时两年之久,对当时的社会局面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在苏峻之乱爆发后,京城地区陷入一片荒芜中,经济萧条,社会混乱。百姓更是流离失所,所有的一切都呈现着渺无生机的现象。这与当初判断失误的庾亮逃不开关系,若是他能够正确意识局势的发展,在开始之初就挫败苏峻的阴谋,那或许也就没有后世如此沉重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