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教师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教师这一称谓出自
对古代教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教师”称谓来源于何处?历史上教师的地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提起教师,又称老师,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每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地都会接受老师的教诲。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基本是我们生活中主要的接触对象。我本人呢,曾经也干过六年的教师工作,不过说来惭愧,一天讲台也没上过,倒是班会开得不少,发展了一大堆学生党员,属于学校里挂着老师的名干着保姆的活的那种,以至于后来别人问我在学校教啥,我只能很尴尬地说:我是教思想品德的,其实我的内心很想说我是教历史的。
教师称谓的演变
“教师”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金文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也称为“”,简称“师”,不过西周时的这个“师”主要是指大军的教官,服务对象也仅仅限于大军之中,是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逐渐发展了起来,而“教”是传授知识的手段,于是人们逐渐便把“教”和“师”结合起来,“教师”这一称谓也就专指传授知识的人。
不过,教师的称谓在历朝历代各有不同,春秋时称“先生”、“夫子”,而就是最早的先生,后来又有师父、师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而“老师”一词应最早见于宋末,盛行于明清。当时“老师”是指有更高学问的考试之主考官。末期办学堂,称教师为“教习”, 再后才改为“教师”。
孔夫子
1911年后,学堂变成学校,教师同其他政府部门官员一样依照法令任免,工资由政府发放,所以又把教师称为“教员”,所以,我们伟大的领袖因为当过老师也被称作”毛教员“。
教师历史地位的演变
我国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不过教师的地位起起落落,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变化。
教师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始于春秋时期,之前呢教师基本上是由官员担任,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但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王权衰落,私人办学兴起逐步取代了官学,从而教师也就不再是国家的官员,而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个体,所以后来也就出现了,私学遍地的情形。那时候可以说是教师最幸福的时代,可以不受拘束地传递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君王的国策和人民的立场,而我国古代的第一次思想和文化繁荣也就在这的局面中开了。
春秋私学
而到了一统天下,由于是采用法家治国,教师的命运就比较悲催了,禁私学,更是将教育事业打到了最低谷。
不过好在秦朝亡得快,到了西时期,董仲舒“,独尊儒术”将教师地位以“天地君亲师”抬到了与君王同等的高度,同时设太学,由五经博士任教师,要想当官,就必须学习儒家理论,学校也变成了专门教授儒学的地方,学生也被称为儒生。
到了隋唐开科举,由于教考分离和贵族集团对考试的垄断,考上举人、的学生往往只认主考官为老师,进而形成裙带关系,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明清。
时期,由于的发明与普及,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发展,读书不再是有钱人家的专利,除了官学外,各类书院、私学、乡学大量兴起,文人地位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现在人们不是常说,如果一个文人想穿越回古代,最好是去宋代,经济文化繁荣,文人有吃有喝工资还高,而且教书的门槛还很低,你可以随便办个培训班啥的就能养家糊口,最关键的是赵宋官家比较开明,不搞,也不杀读书人,能不能教书发财升官进爵全靠自己本事。范夫子就很长一段时间在南京书院任职讲学,后来仁宗召其进京开启了。
宋代书院
时期,由于外来的蒙古人崇尚武力,且比较野蛮原始,将教师划分到了第九等,地位只比乞丐高,“”这个称呼便是来源于此。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专制达到了顶峰,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也越发严厉,所以就有了八股应试,文字狱等一些列禁锢思想的操作。同时,统治阶级对教师群体传播思想比较警觉,所以就采取了压制和笼络结合的策略。这一时期的教师思想僵化、头脑禁锢,逐渐被所束缚,其中大部分人被称为“腐儒”。
到了清代晚期的兴起,政府开办了一系列的新式学校,最开始是由外国人担任教师,后来留学生回国逐渐接过了新学的教育任务。大清亡国后,时代又出现了思想大碰撞,后来发展成为,一群知识分子和学生开启了,将现代文明最终带到了中华大地。
教师节的由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在不同的日期举办尊师重道的活动。《礼记·文王世子》说:“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学校每年都要按四季设置酒食祭奠先圣先师。学生还要在节、节、年节和孔子诞辰、塾师生日给老师各加送束脩。自起,每到孔子诞辰都要举行祭孔仪式,而这一传统延续到了后来的历朝历代,而这一天也可以看作古代的“教师节”。
祭孔典礼
1939年,国民颁布法令,将孔子诞辰日正式定为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
今天的中国,面临民族复兴的重任,而教育是科技、社会发展的根本,十年树木、,教师的地位在当代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重教,人人尊教,中华民族的复兴就一定能实现,在未来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