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历史上哭了6次,他是为谁哭的?

世界历史 2022-07-26 17:14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在历史上哭了6次,他是为谁哭的?下面双元制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演义中,刘备哭了36次,而笑了54次!

  刘备转瞬之间就能哭,哭是技能。

  辞他哭,送他也哭,哭到;失徐州他哭,吞益州他也哭,哭到无语凝噎;摔阿斗他哭,娶阿香他也哭,哭到!病逝,他哭到;刘琦早夭,他哭到;中箭,他哭到;身亡,他哭到涕泗交流、;遇刺,他哭到、数次昏厥!

  曹操一言不合就要笑,笑是常态。

  群臣失声大哭,他,“满朝公卿,还能哭死否?”宁死不屈,他掷剑大笑,“吾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关羽相约三事,他颔首而笑,“吾为汉相,汉即吾也!”刘备锄地种菜,他狡黠一笑,“在家做得好大事!”濮阳遭火,他仰面大笑,“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渭水遇险,他开怀大笑,“我今日几为马贼所困”!想赵云了,他笑;想张飞了,他又笑;想关羽了,他笑到停不下来!

  人们说,刘备爱哭,那是他矫情伪善、收买人心、惺惺作态!但是我们是否想过,难道刘备就没有真心实意地哭过吗?

  人们又说,曹操爱笑,那是他心胸坦荡、豪气干云、意气风发!但是我们是否想过,难道曹操就没有的时候吗?当在冀城城门下高叫阿瞒时,“操大笑”;当大快朵颐着“一人一口酥”时,“操赞而嬉笑”!

  然而,刘备的哭戏或者是曹操的笑场,基本都是演义中的杜撰;而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相去甚远。

  其实,在史料记载中,刘备只为6人而哭,而曹操更爱哭,他为8人而哭。

  本文只谈刘备,他为哪六人而哭呢?

  一、为田豫而哭。

  公元191年,刘备、赵云等人均在麾下,后来赵云以兄长亡故、回家奔丧为由,离开了公孙瓒。刘备心知赵云必将一去不返,虽然情有不舍,但并没有像演义中的“执手垂泪,不忍相离”那般夸张,只是“知其不反,捉手而别”。

  真正让刘备为之洒泪诀别的是田豫。

  公元187年,刘备跟随公孙瓒讨伐渔阳张纯,在此期间,16岁的田豫追随了刘备,他认为刘备有匡复社稷之志,将来必成大事。然而,刘备折腾了好多年,也只是混了个平原;公元194年,刘备应之请去救徐州,再次踏上了未卜的前程。这个时候,田豫“以母老求归”,这应该是一种不失体面的退身之计吧(和赵云辞别公孙类似),他大概是不想再跟着刘备漂泊无依了。

  “备涕泣与别”,刘备一边流泪一边对田豫说,“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田豫几经辗转,最后投奔到了曹操麾下,得到曹操的赏识和重用。他斩杀东吴周贺、计败,从征、大破,历经四代,成长为威震北疆的,年逾七十仍镇守并州,被赞誉为“忠清在公,忧国忘私”。田豫是曹魏的边境功臣,得与郭淮、满宠等人合并列传。

  从刘备的泪别表现来看,他对田豫充满了识才之能和惜才之憾;但我们也不能苛责田豫,毕竟他还跟了刘备7年呢,如果换成我们,可能早就不辞而别了!

  二、为自己而哭。

  刘备挨了半辈子毒打,被黄巾贼打,被打,被打,被曹操打了又打!公元201年,曹操亲自讨汝南,刘备再次逃亡,依附了荆州刘表,寄居在新野。时光蹉跎,一晃就是六年!

  某一日,刘备与刘表座谈,期间去如厕,“见,慨然流涕”。见刘备面有泪痕,刘表不禁发问,刘备解释道:“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如果再这么蹉跎下去,恐怕大肚腩都要起来了。

  刘备这次哭,是为自己而哭。

  此时的刘备,已经四十六七岁了(在古代就是个大半老头了),却还在寄人篱下,相比于事业大成的曹操、孙权,相比于庸碌无能的刘表、,再想想自己戎马一生,却打了一辈子逆风仗,心有不甘呀!纵然青云之志不堕,但时不我与,现在连纵马驰骋疆场都快成了一种奢望,还有多少个年华可以虚度呢?正如刘备自己所说,“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丰富,笔者越来越佩服刘备了,他屡次创业失败,被人打趴下十几次,在年近半百的时候,还能为而感慨流涕,还能咬着牙重新挺了起来!

  再看我们呢?我们到了四十多岁,就自以为“不惑”了,早就磨平了锋芒、丧失了斗志,于是选择了躺平,每一天都是混吃等老!

  三、为刘表而哭。

  刘备在刘表治下呆了七八年,颇受恩养。

  公元208年初,刘表病重,曾向刘备托孤,“我儿不才,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但刘备既受人恩养,又受人之托,根本不忍心对刘琮下黑手,对于属下劝进的夺取荆州之议,数次予以否决,甚至把的建议也给驳回了,“诸葛亮说先主攻琮,则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刘表病故时,刘备并不知情。刘表病故后,荆州士族和(蒯越、等)拥立了刘琮。当曹操南下时,刘琮不战而降。此时的刘备正在樊城,忽然之间得到了相关消息,只能匆忙逃亡,但荆州的老百姓惧怕曹操(屠城狂魔不怒自威),于是选择了追随刘备而去,也就是演义中的携民渡江,“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就这种速度,怎么能跑得过曹纯的虎豹骑呢?

  从樊城到夏口的逃亡路上,刘备经过了刘表之墓,“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

  刘备为谁而哭?

  一哭刘表,收留之恩义、托孤之信任,这种恩情,刘备此生再无报答。此外,刘备也为刘表所不值,遥想当年的“单骑入荆州”,刘表是多么的人生豪迈,却不料最后落到这幅光景!

  二哭自己,再次感怀自己的命运多舛,感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又感叹自己对于荆州的唾手可得而又取之不忍。

  此外,可能也会哭百姓吧,当时有人劝刘备抛下百姓快速逃脱,但他予以拒绝,“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结果把两个女儿弄丢了。

  四、为庞统而哭。

  对于庞统,有两次主要评价。第一,“南州士之冠冕”,赞誉他的才能;第二,“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可以说,司马徽的评价还是比较到位的,基本没什么泡沫和水分,因为诸葛亮也亲口称赞庞统,“当赞兴世业者也”!

  公元210年,庞统投到刘备麾下,深受器重和推崇,“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论与刘备的亲密关系,庞统仅次于诸葛亮();论职位身份,庞统与诸葛亮基本没什么差异!不过,诸葛亮有“”这个战略筹划,而且资历较深,这两点是庞统难以相比的;因此,于情于理来讲,庞统应该会有急功之心。

  公元211年,刘备与张松、等人暗结连环,但对于是否入川,一直,庞统积极进言、陈述利害,“备遂行”。

  三年前,刘备错过了荆州;三年后,刘备不能再次错过益州,因为益州不仅是隆中对的终极规划所在,也是版图上的最后一块蛋糕了!

  刘备留下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守荆州,带着庞统、、等人挺进川中,最终与决裂,然后按照庞统之计,先攻占涪关,再攻取绵竹、白帝、江州等地,连战三年之后,在214年包围了雒城(书中的咽喉门户)。

  雒城之战打得极为艰难,僵持了一年多,此期间,庞统在阵中被乱箭射中而身亡,“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庞统之死,令刘备不胜悲戚,“言则流涕”,一说起来就流泪。

  刘备的表现,应该是人之常情。

  首先,庞统有大才,却突然惨遭不测,实属痛惜;其次,庞统力主入川、身先士卒,是为了刘备的事业才搭上了性命,正如刘备后来的评价,“统杀身成仁”;还有一点,在攻打益州的最后最紧要的关头,却突然折损了军师,这对于革命尚未成功的刘备来说,确实是个沉重的打击!

  五、为法正而哭。

  法正出身于扶风郡士族,而且门楣比较高,自然心气颇高。

  法正追随了刘璋,但很快就看出了刘璋是个暗弱之主、而且不知人善用,因此郁郁不得志;后来与张松结为好友,这两人颇有共同语言,一致认为在刘璋麾下实在是所托非人,“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

  公元211年,法正奉刘璋之命出使荆州,任务是迎请刘备入益州以拒。刘备一见到法正,就相见恨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刘备毕竟被一众大咖公认为世之枭雄,在笼络人心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法正被刘备的诚恳所打动,又仰慕刘备的名气、赞赏刘备的作为,认为刘备是可以托付终身的雄才之主,就当即表明了立场,积极劝说刘备攻取益州。法正回程交差后,又与张松、孟达等人联合谋划,暗中拥戴刘备为主,后来就为刘备当了带路党。

  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说得不留情面,那就是卖主求荣,和张松一个德性!

  如果我们不论好坏、不论立场,只从刘备的角度来看,法正就是他的命中贵人!

  刘备入主成都之后,开始赏赐分封,给法正发放的奖励绩效是最高的,与诸葛亮、关羽、张飞完全相同,并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

  公元215年,曹操平定张鲁之后,匆匆赶回朝中,他有很多事情要忙,家中要选接班人,朝中还有很多潜伏的保皇派,南方的孙权又在濡须搞事情,曹操只能留下、在汉中镇守。

  公元217年,刘备在益州坐稳之后,法正积极进言,他认为曹操从汉中抽走了大部分主力,肯定是内有隐患,“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所以应该乘势急攻汉中,“举众往讨,则必可克”,汉中定,则霸业成也!刘备为之振奋,于是拉开了汉中之战的帷幕。

  汉中之战打了两年,刘备把并不富裕的家底全都嚯嚯上了,一辈子的奋斗成果就看这一次了,最终取得了惨胜,终于全面夺取了汉中。在整个过程中,法正献计献策,为刘备夺取胜利起到了奠定性的因素,而且还有亲自为刘备挡箭的记载。

  后来曹操亲征汉中,听闻是法正之谋,于是感慨道,“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我就说刘备没这么大本事,绝对是有人教他了!

  曹操这个话,一点都不为过,在刘备心中,“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

  刘备进位汉中王,加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然而,此后不到半年,法正就病逝了,真是天妒英才!“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刘备一连哭了数日。

  搁谁能不哭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法正,就没有刘备的今天!

  、之后,诸葛亮又为法正哭了一次,“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六、为而哭。

  刘封本名寇封,为长沙郡人氏;刘备寄居新野期间,因为一直膝下无子,就收了刘封为义子。但是,第二年,甘夫人就生了阿斗,那么刘封就很尴尬了。

  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跟随诸葛亮入川,立下战功,被封为副军中郎将。汉中之战,刘备曾让刘封在阵前挑战,曹操大怒而骂刘备,“长使假子拒敌,待呼我黄须来”,但是刘封并未与有过交手。

  刘备夺取汉中之后,派孟达攻占了房陵,然后进攻上庸,但刘备又担心孟达难以取胜(实则担心难以控制),就让刘封去统御孟达的军队;孟达心中不乐意,就与刘封起了摩擦,但受到刘封的压迫,心中颇有怨怼。刘封发力,最终拿下了上庸郡,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但对于兄弟,刘封、孟达都不敢掉以轻心,始终防备如敌。

  公元219年深冬,关羽困守麦城,多次向上庸求救,但刘封、孟达都没有施以援手,“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此后就是关羽被擒身亡。

  刘备为之大怒,怪罪到刘、孟头上。孟达害怕被治罪,又受到刘封的压榨,就直接打包跑路,向曹魏投降了,然后倒戈一击当了带路党,带着、等人猛攻上庸。孟达曾给刘封写信劝降,但“封不从达言”,还扯书斩使,然后与徐晃等人大战,最终惨败,狼狈逃回到成都。

  但刘封没有想到,他是送人头去了!

  刘备深责刘封,怪他欺凌孟达,更怪他坐视关羽之死,必须军法处置;诸葛亮进言,认为刘封作战勇猛而性格刚烈,恐怕日后难以驾驭(为铺平道路),刘备就下了决心,“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刘封临死前,感叹自己没有听从孟达的劝降建议,“先主为之流涕”。

  刘备是假仁慈吗?也不见得!

  如果困守麦城的是,那么刘封凭借死守上庸的表现,也能够将功折罪了,但偏偏是与刘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暂且不论诸葛亮的进言,不管是出于刘备的情义层面,还是出于关羽的集团地位,或者是为了给本集团一个交代,刘备都必须处死刘封。

  可以说,刘备此举,既有痛惜,也有无奈,更有对父子之情的愧疚吧,毕竟在刘禅之前,刘备可是将刘封当做亲儿看待的!

  小结:在现有的史料记载中,刘备曾为六人而哭。为田豫、庞统、法正而哭,要么是惜别人才,要么是痛失臂膀;为自己而哭,则是感叹命运;为刘表、刘封而哭,则充满了复杂的感情流露,也算是普通人的真实写照。从刘备六次为人而哭来看,大多都是真情流露,而绝非是纯粹为了收买人心而进行的造作之举。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