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在选择御驾亲征的时候 古人为何往往都
古代,为什么往往胜少败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战争,是从古到今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事关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虽然说起来人人都了解“兵凶战危”,但国与国之间永无停歇的疆域土地之争、资源利益之争、乃至国家内部的皇位之争,都会引爆一场局部或大规模战争,怎样更好地保家,击退敌军侵犯,是每个皇帝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大问题。
古代皇帝们组织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不外乎采用两种形式:一是皇帝把兵权交给将帅,委派将帅担任前敌总指挥,指挥武装力量进攻敌国或者低抗敌国侵犯。这种形式也是大部分皇帝的首选。
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形式也并非鲜见。也有一些胆气过人、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非常自信的皇帝,敢于打破常规,亲自带领军队出征,以万乘之尊亲自走上刀山箭雨的前线,指挥军队纵横沙场,史称这种战争组织方式为“御驾亲征”。
但令人不解的是,古代皇帝御驾亲征,听起来固然豪气干云,但结局往往不容乐观,就目前已知材料而言,皇帝御驾亲征往往会胜少败多。这方面失败的典范可谓数不胜数,随便翻一番史书就能找出一大堆。
西周第四个皇帝,是一个热衷于通过战争的战争“狂人”,从周昭王十六年开始,与之间爆发一系列战争。周昭王十九年,周昭王亲自带领军队讨伐楚国,结果在汉水之滨,周昭王本人也死在乱军中。
身经百战,具有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但他在御驾亲征时也吃了大亏。西汉建立初期,塞外匈奴人日趋强大,给造成严重威胁。公元前200年,刘邦亲自带领32万军队出师北伐匈奴,结果在白登山陷入匈奴铁骑重围,险些片甲不还。
时期,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吴蜀联盟破裂,汉昭烈帝为了夺回荆州,带领军队顺江东下,试图一举击灭东吴。东吴都督采取避敌锐气、诱敌深入之计,把刘备军队阻遏在夷陵一线,然后使出火攻计,“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
除了这两次之外还有许多。公元611年开始,的,数次亲统百万军队,发起辽东之战,但每次都损失惨重,铩羽而归,并因此引发隋末农民战争,国灭身死。公元979年,带兵讨伐辽国,在高粱河之战中全军溃败,宋太宗自己都挨了两箭,坐着驴车侥幸逃回。
1258年,蒙古大汗御驾亲征进攻,在四川境内遭遇宋军顽强抵抗。在中,蒙哥在指挥攻城时身负重伤,不治而亡,蒙元军队被迫仓皇败走。1449年,带领军队北征瓦剌,在土木堡之战中全军覆没。1626年,亲自带领六万精兵,攻击辽东重镇宁远,结果遭到明代猛烈抵抗,努尔哈赤本人身负重伤,清军大败而还。
当然,历史上也有些军事才能出众的皇帝,能够御驾亲征取得大胜,如唐太宗、、帝等人,但所占比例极为有限。为什么古代皇帝出征往往胜少败多?
原因之一,是皇帝御驾亲征,往往会给将士带来巨大心理压力,战争的目的和重心会在不知不觉中偏移。皇帝不来,将帅以不择手段夺取胜利为第一目标,皇帝一来,将士们只能以确保皇帝安全为第一目标,往往变得束手束脚,畏首畏尾,遭到失败在所难免。
原因之二,皇帝的到来,往往会导致指挥大权变得分散而模糊不清。经验丰富的前敌将帅,时时处处要考虑皇帝的面子和尊严,过去可以根据战场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应对方案,皇帝御驾亲征,则凡事必须请示皇帝而后施行,往往失去临机专断的自主权。如果皇帝是军事内行还好说,最起码能分清对错不拖后腿,如果皇帝是个军事门外汉,来一个外行指挥内行,虽不欲败岂可得哉。
参考资料:《剑桥中国史》《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