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元宵节到底是什么样的 堪称古代人的&ldquo
对古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也有元宵节,古代人过元宵节到底有多讲究?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是之日,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赏花灯、猜灯谜、耍龙灯可以说是古代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仪式。
相传,元宵赏灯始于明帝时期,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命令于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此后,这种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并发展到全国各地。至赏灯活动已经非常兴盛,诗人对此叹为观止,以《十五夜观灯》诗描述之:“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也因此堪称古代人的“狂欢节”。
今天,让我们随着王弘力老先生所绘的《古代风俗百图》和部分古画,去看看古人都是怎么过元宵的。
唐放灯
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诗:“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堪称元宵典之作。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宋蚕卜
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云云。既说是里俗,可知是杨万里家乡江西吉州地方的风俗;也即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
元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
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霏雪录》:“北方仕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
明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
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清猜灯谜 走百病摸门钉
《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好谜者更组织有谜社。
谜社在亦极为流行,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清家震涛有《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
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清《月日纪古》卷一:“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门钉,中者兆吉宜子。”正月十六日走百病,盖妇女藉此节日可以走较远的地方,实为一种健身活动。而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长袖走桥迟。前门钉子争来摸,今年宜男定是谁。”
据考证,古代庆祝元宵节的时间,最长的应该是,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八才结束,整整10天,而在庆祝元宵节的时间为5天,到了清代则只有3天。但,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元宵节“古代狂欢节”的名头都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