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与发妻卢氏是包办婚姻,为何纳兰性德
发妻,她与纳兰性德的感情稳定,是纳兰性德一生的追忆。接下来双元制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兰性德写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他为何写下这样凄美的词句,让人不经好奇,是怎样的人生经历,才让他有这样的感悟呢?
这里要出场的就是我们要说的主人公——纳兰性德发妻卢氏。
纳兰性德的发妻,历史上没名,我们只知道她,是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长相秀丽可人,性格温和,且多才多艺,是个实打实的大家闺秀,只不过她与纳兰性德的婚姻,却是实打实的包办婚姻,因为是这一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达成的婚姻。
盲婚哑嫁会不会幸福,这很难说,但如果娶自己的人心有所属,那这个不幸福的可能性就直线上升了。
是的,纳兰性德心中已经有了别人,这人就是寄居家里的表妹惠儿。因为自小相伴,纳兰性德与表妹感情非常的好,可惜,表妹十五岁时,入宫当选秀女,而纳兰性德则是被逼娶了卢氏。
丈夫心有所属,娶自己又是,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看,卢氏与纳兰性德应该会成为一对怨偶。
但男人的心却是如此善变,前秒还爱着自己表妹死去活来的纳兰性德,下一秒见到了柔情似水,温柔可人的卢氏的,心中为之所动起来。
而这段包办婚姻也走向了爱情之路。
卢氏是一个饱读诗书,多才多艺女子,最可贵的是她没有一般女子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作,正是这一点让她迅速攻占纳兰性德的心房。
都说初恋是用来怀念的,这句话用在纳兰性德身上非常合适,即便对自己妻子不反感不排斥,甚至还有点喜欢,但这一点不影响他思念自己的表妹。
他常常寄情于诗词中,旁若无人挥毫撒墨,写完之后,就随意置于书桌前。而卢氏每次见到丈夫的诗作,明知这是丈夫思念他人的作品,却会小心的用木盒珍藏起来,细细品尝。
丈夫如此公然的思念着前任,换作寻常女人,基本都会发飙,质问,生气,又或者赌气冷战,但像卢氏这样把这些作品研读珍藏,真的不是常人能做得到的。
卢氏没有女人的嫉妒心吗?我想是有的,那为什么她没有表现出来呢?那是因为她非常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丈夫心中有爱人,而自己与他又没感情基础可言,这个时候选择妒忌是非常不理智的,反而会把丈夫推得更远。
既然成婚已成定局,而纳兰性德的表妹也已身入皇宫,两人此生不复相见的可能性非常的高,何必为了一个已经对自己不具有威胁的女人,而伤了夫妻情分呢?
不得不说,卢氏在对待前女友这件事的问题上非常的拎得清。
当然这其中或许也少不了卢氏对自己的自信,卢氏也是个饱读读书之人,她应该也相信只要给丈夫足够的时间,她有信心让丈夫喜爱上自己。
结果不出卢氏所料,随着时间的流逝,纳兰性德慢慢的接受了卢氏,夫妻关系也慢慢亲密起来。
他们经常一人作画,一人磨墨,又或是一个吹箫,一人跳舞。总之,他们无比合拍。
渐渐的,纳兰性德把卢氏当成心尖上的人,爱着她,宠着她。
卢氏的这场爱情战打得漂亮,可以说,在这段婚姻里,全是靠卢氏的智慧才能赢得丈夫的疼爱。
如果她在一开始看到丈夫思念前女友的诗句后就大吵大闹,那相信她们夫妻俩不可避免的会走上怨偶的道路,也没有后面的琴瑟和鸣了。
而反观现在的女性,拥有卢氏这般智慧的人却不是那么多,不少女性喜欢因为老公的前女友而生气,愤怒,当然,如果你们感情基础牢固,那这样的小小嫉妒心反而显得可爱,但如果太过于上纲上线,结果了。
所谓小作怡情,大作要命。
一个女人如果把时间都用来上,格局未免太小,而如果把这些时间用来充实自己,或许会有的效果,这也是卢氏告诉我们的道理吧。
不过,卢氏虽然收获了丈夫的宠爱,但却逃不过的宿命,仅仅三年时间,卢氏就因难产生下儿子而去世了。
爱妻的离去,让纳兰性德痛不欲生, 他将妻子的灵柩在寺庙停放达一年,一有空就去寺里陪妻子。
也是在此期间,他写了不少悼亡词,全都是他思念亡妻的血泪心事。
这是纳兰性德短短的一生中,诗词成就的巅峰期,后人不能超越,甚至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就这样,他日日都沉浸在失去爱妻的痛苦之中。随着时光的流逝,他虽慢慢走出悲伤,但不经意间若撇见与妻子卢氏有关的事物,他还是会忍不住,。
他每每回忆起与爱妻的点点滴滴,吟诗作对,细品茶香,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再也没人陪他做了。
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是他内心最悲痛的,他后悔,自己从未珍惜与妻子那短暂的时光,年少的他,以为他们有大把的时光可以共度,以为这些只是寻常小事,却不曾想,如今只能,再也回不到那个时候了!
从纳兰性德对亡妻的思念程度来看,我觉得纳兰性德所写的“如初见”,应该是指他掀起卢氏盖头的那一眼初见吧!
对历经大半生思念之苦的纳兰性德来说,他是那样无比怀念初见爱妻的时光,也许他在想如果人生可以回到初相见的那一刻,该有多好呀!
卢氏虽然红颜早逝,但她却让丈夫一生追忆,这种待遇放在现代都难能可贵,更何况还是在那个稀疏平常的古代呢?
人生得夫如此,也算了无遗憾吧,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