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傅山的品格与气节,他在也似乎方面有哪些
,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明清时期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下面双元制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傅山虽然出生于,但无意,终生未仕。但他却是明末清初之际最杰出的多学科学问家,他还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
傅山祖父傅霖官至山东参议、辽海兵备,颇有政绩,其父傅子谟同样是精于治学,终生不仕。
傅山因家学渊博且家教严格,他,自觉地继承了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等思想非常推崇。并且,傅山对哲学、医学、内丹、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
末年,成员袁继咸因上疏参奏宦官弄权误国,而被贬为山西提学。九年(1636年),魏忠贤余党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捏造罪名诬告袁继咸,并将袁继咸押送至京师狱中。
傅山作为袁继咸的弟子,带头为其鸣不平,他联络生员百余名,联名上疏为袁诉冤请愿。经过长达七、八个月的斗争,最终使袁继咸冤案得以昭雪,张孙振也因诬陷罪而受到谪戍的惩罚。
这场斗争与江浙反矿盐、税监的市民运动南北呼应,具备了近代学生运动的特点。而傅山因组织这场请愿活动而“以义声闻天下 ”,备受时人的赞许。
明朝灭亡之后,傅山闻讯写下“哭国书难著,依亲命苟逃”的悲痛诗句。为了表示对清廷剃发的反抗,他拜寿阳五峰山道士郭静中为师,因身着红色道袍,遂号“朱衣道人”,别号“石道人”。朱衣者,之衣,暗含对明王朝的怀念;石道者,如石之坚,意示决不向清廷屈服。
起初,傅山以行医作掩护,从事反清复明斗争,顾炎武曾专程赴太原密会傅山,两人相谈甚欢,并结为“同志”。此间,有一大帮仁人志士均曾秘密拜访傅山,他们有:王士祯、阎若璩、屈大钧、、李天生、王显祚等。
但是,当复辟明王朝的梦想已难实现时,傅山遂过起了隐士的生活。
傅山还以年老体弱的理由坚决不答应参加清廷举办的科考,即使被帝恩准免试、授封“内阁中书”之职时,他面见时也不肯下跪谢恩。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初,傅山的爱子傅眉忽逝,年愈古稀进入的傅山悲痛异常,再也经受不得如此打击,于同年六月十二日,享年78岁。
傅山书法
傅山是清初最为杰出的书法家,他主张“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将人品置于书法之上,因而傅山的书法作品虽然苍凉悲壮而意气不衰,实在是其人格的反映和写照。
傅山写字不宗一家而博采众长,楷、草、隶、篆无不精妙。其行草书法吸收了古代许多书法家的长处和优点,神奇雄厚、潇洒飘逸,独创一家,被时人誉为“一字千金”、“国初第一”。
傅山的书法以狂草成就最高,自“狂草”这种书体问世以来,一向被文人视为是特殊的情感宣泄方式。傅山把对清廷统治者的愤恨凝聚在狂草作品中,不注重笔画的准确和铺排,而是如藤缠枝,连绵不断,淋漓畅快,气贯长虹,完全是内心深处真实情感的展示。
傅山提出的“四宁四毋”书法理论极其精辟:“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对整个艺术范畴有着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这不仅是点评书法,更是做人之道。
傅山诗作
傅山的诗作大多奇奥古拙,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并且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包含了山西、尤其是太原的地方风情,十分浓郁。
傅山的诗作是继承了、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对杜甫尤其推崇,他主张诗文应该“生于气节”,以是否有利于国家、民族、百姓为衡量的标准。
傅山一生著述颇丰,可惜所著宏论,大都散失,只存书名和篇名,留存于世的仅《霜红龛集》和《两汉人名韵》两部。
傅山画作
傅山的绘画作品纵横自如,随意挥洒,风格独特,极具艺术魅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因而,我们大多数人对傅山的印象停留在了其书画作品上。
傅山所画的山水、梅、兰、松、竹等均极其精妙,《画征录》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傅山的书画作品深得时人及后人的珍爱,是清初诸大师中首屈一指的画家。
傅山的绘画作品寓意志向高远,均渗透了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我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傅山医术
傅山还精通医术,尤其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并且医德高尚,给人诊治疾病不论贫富贵贱均一视同仁,且往往优先为穷人治疗。
事实上,傅山还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地对待病人,他对于声名狼藉的官吏,还拒绝出诊,说:“好人害好病,自有好医与好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
傅山行医不拘泥于古方,而是善于根据病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状态、具体病情等条件别出心裁地对症下药,自拟处方,确定剂量,尤其善于心理治疗,并提倡“静坐”式气功疗法,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病,当时就被人称为“医圣”。
傅山学术
傅山博通经史典籍、、佛经道藏、医学药术,在各方面均有出色成就,其知识面之广、研究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大师中无人可比,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大概也只有作《梦溪笔谈》的沈括可比了。
傅山涉猎广泛,“好学而无常家”,融通道、释、儒三教,在哲学上公开以“异端”自居,学术和艺术造诣极深。
清初一般学者治学都以经学为中心,傅山却独辟蹊径,将精力集中放在了对于子书的研究方面,冲破宋、明理学的羁绊,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并用金文证经、石文、佛学解释《》、训诂注释《》等,其目的就在于把诸子和六经列于平等地位,主张“经、子不分”,从而达到打破儒家正统观念,开清初一代子学研究的一代新风,成为有清一代研究诸子的开山祖师和考据学的先驱。
傅山人格
傅山的人格品味极高,深得时人和后人的推崇和敬仰。他从反清复明事业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并调整思路,由反清的狭隘踏上了反对君主专制主义的道路,提出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的主张,并且认为“神器无传舍,真人无私营”,具备了初步的民主思想。
傅山是受人景仰的博学才俊,虽然他的书法、字画、医术、学问水准已是“国初第一”,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学,学不如人”。傅山的人格品味之高,由此可见,堪称是无与伦比的。
傅山作为封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一生中处处表现了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他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和气节,毫不愧对“志士仁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