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打仗,他们都是怎么解决军粮问题的?
古代军队打仗,他们都是怎么解决军粮问题的?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几乎每个战场指挥官都明白这个道理,粮草是军队打仗的基础,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方式,
但大多无外乎以下3种方式。
第一种: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抢掠
最常用这种方式的就是少数政权了,
由于他们不善于耕种,以游牧为生,每逢灾荒年大量牲畜冻饿亦或因疾病而死,他们就会南下入侵中原,从汉人那里夺取粮食和补给。
比如时期的匈奴人、时期的人等等,他们除了大规模打仗时抢掠汉人粮食作为军粮,平时也不断小规模骚扰,夺取物资“补贴”生活所用。
这种方式除了我们熟知的少数民族的抢掠和骚扰,中原地区每逢大乱、各势力争夺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
比如,北伐曹魏时,曹魏在陇西的新麦即将成熟,诸葛亮就用计,派军队把曹魏的新麦给割了,以充军用。
“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
这种方式是最简单、最粗暴、最省时间的方式,一般也是解决军粮代价最小的方式,不但解决了自己军队用粮问题,而且断了敌人的粮草,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形式,那就是把自己一方的百姓抢掠一番,这就有点儿的味道了,一般有大志向的军队统帅,很少会用这种方式,至于乱兵,那就很难说了。
第二种:最费时、最费力的方式——转运
所谓转运,是指在国内其他地方收上来的粮食,然后转运到前线。这种方式相比其他方式,是最费时、最费力的方式。
古代交通不发达,像汉唐等国土辽阔的朝代,从国家其他地方转运大量粮食,往往需要跨越几百上千里,需要数月才能到达前线。
而
转运途中既需要派人保护粮食,又需要征调大量民夫运送粮食,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这些押送的人同样需要吃饭,当粮食送到前线后,大部分都在路途中消耗了。
比如,讨伐匈奴,转运粮食到前线,最后成功送达前线的只有起运时的三十分之一,大部分都在途中消耗了。
“……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汉书·主父偃传》
而且,征用大量民夫,除了直接的粮食消耗和财力消耗,还会造成农民无法在耕种的季节耕种,造成田地荒芜,来年颗粒无收。
这样,不仅仅是直接的消耗,还透支了未来的收入。
比如,,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田地荒芜,百姓逃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帝自去岁谋讨高丽,诏山东置府,令养马以供军役。又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田地多荒。”——《·炀帝大业七年》
所以,通过转运的方式向前线供应军粮,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雄厚的国力,根本就无法支持。
即使这样,如果是常年累月的供应,国家和民众也根本就负担不起,弄不好就会拖垮整个国家,隋炀帝就是很好的例子。
汉朝汉武帝能够多次出击匈奴,也是建立在几十年的积累上。即使如此,汉武帝中期就把文景时期的积累消耗一空,国家只好另开财路,把盐铁列入专营,甚至以钱赎罪的方式来增加收入。
到了汉武帝晚年,汉武帝不得不发布《轮台诏书》,下令暂时停止征讨匈奴,让国家休养生息,恢复民力,以免重蹈覆辙。
第三种:也是最温和的方式——屯田
解决军粮问题的方法中,由于第一种不是长久之计,第二种又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于是,不少朝代都实行了,以补充军粮。
屯田就是让军队开垦土地,耕种粮食,以解决或补充军粮,有点儿自给自足的意思。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不少朝代都进行过屯田。
比如汉朝时期,收复河西后,由于河西地区距离内地更为遥远,转运军粮不易,就在河西地区进行屯田。
“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汉书·食货志》
再比如,末年的,每次出征都为军粮发愁,为了解决军队粮食问题,命令部分军队屯田,以解燃眉之急。
还有,初年的,也在不少地区进行屯田,洪武年间全国收获的粮食最多时能够达到2000多万石,这极大的缓解了国家的财政,也让百姓避免了繁重的徭役。明朝初年,百姓得以在元末以来战争造成的废墟中迅速恢复。
屯田制的成功,也让朱元璋非常自豪,于是就有了“国家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豪言。
结语
古代战争中,解决军粮问题是朝廷和军队的头等大事,转运粮食太过费时费力费钱,经常和屯田相结合,以达到自给自足的效果,减轻国家和百姓负担。
在战乱的年代,有时也会进行最简单、最粗暴的抢掠来获取军粮,不过,这种方式一般是在战乱初期进行的,并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