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为何支持立李治为太子?背后有何深意
唐太宗时期,在立储之争时支持晋王,在立太子这件事的背后,有何深意呢?下面双元制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的两个儿子,太子与魏王的争斗进入白热化。李泰拉帮结派争夺太子,李承乾铤而走险阴谋发动政变未遂,被废为庶人,流放他乡。
形势风云际会,作为嫡次子的李泰,本以为前途光明,但是晋王李治却像一匹黑马一样杀了出来,坐上了太子的宝座。李治小李泰七岁,当时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而且从小在父亲李世民身边长大,没有结党争位的可能。他能上位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而这个馅饼是舅舅长孙无忌为他专门制作的。
长孙无忌是李治坚实的支持者,他认为李治性格仁弱,将来可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所以,与其说李治成功摘的桂冠,不如说长孙无忌赢得了胜利。而李世民始终在进行着艰难的抉择,经过深思熟虑后,手里天平的砝码放到了李治一边。
其实,这不光是表面权利的争夺,背后隐藏着各种势力的利益,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甚至拥有最高权力的都不得不屈服,下面向大家揭示三个方面的深层意义:
一、关陇贵族与庶族地主之间的争斗
长孙无忌祖上是鲜卑皇族,父祖均是前朝大将军、上柱国,是根正苗红的关陇军事贵族。他与李世民私谊深厚,为李世民立下。贞观初年,的极力反对掌权,所以长孙无忌虽然位高,但一直赋闲。长孙皇后去世后,在李世民的一再要求下,长孙无忌以司徒身份参与政事,进入了大唐决策高层。因为他是骨干、大唐元勋、凌烟阁功臣之首、又是外戚,身份高贵,在他的号召下,昔日的关陇贵族重振雄风,成为李治的坚决支持者。
而对手魏王李泰的身后有两拨支持者,其中一拨便是以岑文本、刘洎两个宰相为首的庶族地主集团。
李世民当时面临着这样的抉择:
如果支持李泰,那么庶族地主集团将会掌权,势必会与关陇贵族发生冲突。虽然李世民也想打压关陇贵族,但不可否认,当时关陇集团仍有巨大的力量。如果冲突剧烈,便会发生像取代、隋取代北周、唐取代隋一样动摇统治的局面,说不定下一届皇帝就会姓了长孙。
而支持李治,则代表自己的制约势力灰飞烟灭;代表着妥协。
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大唐江山的稳固,李世民选择了妥协。
随后,庶族势力遭到机会毁灭性打击:岑文本可能看穿了其中的隐情,升了官而面带忧色,说:“今受吊,不受贺。”最后忧惧而死;刘洎被褚遂良冤枉致死;也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这些都是得到了李世民的默认。所以,立太子事件所映射出的关陇贵族与庶族地主之间的斗争,李世民妥协了,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完胜。
二、元老功臣与官宦子弟之间的权利分配
李泰的性格略显张扬,他曾经授意他人向父亲告状,说大臣对他不恭敬,要让三品以上的公卿见到亲王都要下马行礼。这种飞扬跋扈的性格很对官宦公子,纨绔子弟的脾气,而且李世民对李泰的喜爱之情表现的十分明显。于是,官宦子弟纷纷团结在李泰的周围,形成了支持李泰的第二拨势力。其中的代表人物有:的儿子房遗爱、柴绍的儿子柴令武等。
这些官宦子弟看起来声势很大,但不掌握核心权力,都想依靠李泰分一杯羹,所以他们是李泰的坚决拥护者。李泰一旦上位,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年轻权贵势必要把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功臣赶下台去。使长孙无忌不得不排斥这些人,所以,太子之争代表着元老功臣与官宦子弟之间的权利分配。
而李世民对这个问题有过明确的观点:“功臣子弟多无才行,籍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在李世民的支持下,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功臣元老胜利了。
三、皇权与的斗争
门阀士族起源于,经过西晋的发展,到东晋时趋于鼎盛。东指着龙椅对王导说:“坐在我的边上!这个位置有你的一半。”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皇帝与士族共享权力的局面。从到隋这一时期,皇权有所加强,但门阀士族依然是社会主流。
大唐的统治依然建立在关陇集团这个大的门阀之上,但皇权与东晋相比,已经得到很大的加强。特别是李世民上台后,一方面加强取仕;一方面提拔寒门庶族;另一方面修订《氏族志》,从法规上约束传统士族的势力。这三管齐下,对士族势力有很大的打击,逐步改变皇权与士族共享权力的局面,逐渐形成围绕皇权的统治基础。可以说,门阀士族权力与皇权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趋势。
经过立太子事件后,李世民认为李治仁弱,只是个守成之主,没有寄予过高的期望,为了政权的稳定,打击士族势力这一任务只能暂时中止,对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士族加以重用,希望他们能够辅助李治,永保社稷。所以,李治被立为太子,代表着皇权向士族权利作出了让步。
综上所述,李治被立为太子,是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李世民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所作出的决定,虽然略显保守,但没有几期大的矛盾,是一种稳妥的方式。令人的是,李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仁弱,仅用了六年时间,便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一网打尽,门阀士族从此走向了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