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如何打理国家的?他真的那么愚昧平庸吗
,小名阿斗,蜀汉,现在的人们都会用“扶不起的阿斗”来比喻别人不聪明或者是没有什么能耐。但实际上刘禅并没有那么平庸,他的能力被大大的低估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双元制小编一起看看吧。
和刘禅父子俩其实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他们都攻于心计,刘备开创了蜀汉基业,而刘禅则是保住了蜀汉基业四十多年,而且作为亡国之君,刘禅也并没有落得一个惨死的下场,他能够平稳度过余生,就说明他不容小觑。
曾经亲自对说过:“如果我有儿子像孙郎一样,就算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在和对峙的时候也曾经说过“生子当如”这样的话。孙策和孙权两兄弟能够被诸侯们如此评价,实在是让人羡慕。而反观刘禅呢,在世人面前就是愚蠢、愚昧的代表,就连陈寿都斥责他是“昏聩之主”。但是刘禅真的就想要当这个君主吗,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刘备钦点的继承人,恐怕刘禅早就去当自己的安乐王爷去了。
刚当上皇帝的刘禅是非常轻松的,因为内外大小事都由一手操持,他只需要点头同意就可以了。要知道当时的刘禅才只有十七岁,这个年龄其实叛逆心理非常严重,诸葛亮把权力握在自己手里,刘禅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无条件支持诸葛亮,这就说明刘禅非常善于控制自己内心的想法,他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
刘禅曾经在面前说过“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在现在很多人看来,刘禅其实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自己的国家都没了居然还这么高兴,实在是让人希望。但其实如果刘禅没有说这句话,那刘禅自己都要没了。司马昭之所以会问刘禅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考验刘禅,如果刘禅说他思念蜀地,那司马昭会怎么想,他肯定认为刘禅未忘故国,对他肯定会有所忌惮。作为一名枭雄,司马昭是不会容许这个隐患存在的,因此他肯定会束缚刘禅或者是直接杀死他。但是刘禅在说了这句话以后,痛痛快快地过完了余生,还有什么是比这还完美的呢。
刘备在白帝城去世以后,刘禅就继位了,他继位的时候蜀汉其实已经算是一个烂摊子了,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甚至连人都没有多少了。而且在的同时,蜀汉内部还不稳定,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刘禅能够在四五年之内就把国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这难道不能说明他的智慧吗?如果这件事情还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下面这几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刘禅当上皇帝以后,先后立的两个女儿为皇后,同时他又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的关统。有的人问这又怎么了,不就是立个皇后嫁个女儿吗?但是我们要知道,当初刘备之所以能够崛起,靠的可不仅仅只有诸葛亮,关羽和张飞对他的帮助同样很大。现在刘关张死了,张飞的家族还有关羽的家族保不定就对蜀汉没有那么忠心了。刘禅这么做,不但加深了三家之间的联系,同时也稳定了人心,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是一个昏君能够做的出来的吗?
而且在篡权成功以后,魏国的将军因为害怕受到司马懿的迫害,于是自己只身一人去投奔了蜀汉。刘禅听说夏侯霸来投靠以后,竟然亲自出城迎接,夏侯霸还没有遇到过这种待遇,因此他立马就感动的不行,同时他还感慨刘禅有刘备的风范。刘禅在见到夏侯霸之后,非常真诚地对他说道:“当初你的父亲之死,并不是我父亲杀得。”一句话就撇清了这笔仇债,紧接着他又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说到:“这是夏的外甥啊。”无形之间有拉进了他和夏侯霸之间的关系,这一收一放之间无一不体现了刘禅的睿智。
而且在去世以后,刘禅才真正地将军政大权揽在手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蜀汉的国力其实是在渐渐增长的,如果真像多数人所说的刘禅是昏君的话,蜀汉怎么可能还会社会稳定呢?如果社会不稳定,又怎么敢率领大军北伐呢?说实在的,刘禅的确是一个保守派,所以他和姜维这个主战派是有理念冲突的。但是这又如何呢,当姜维向刘禅上表北伐的时候,刘禅不还是同意了吗。如果刘禅是一个的君主,姜维恐怕早就被他剥夺兵权了,哪里还容许他北伐。由此看来,刘禅除了是一个睿智的君主以外,还是一个非常大度的君主。
至于后来宠信佞臣,这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就当时的形势来看,刘禅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当包围成都的时候,满朝文武几乎都是投降派,这就说明这些大臣从一开始就不是忠于蜀汉的。刘禅之所以对黄皓好,其实就是把他当做了自己的真心朋友,他并没有给予黄皓多大的权力,而且黄皓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之前他想要让阎宇代替,但是看到钟会的厉害以后不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吗。如果黄皓真的对国家不管不顾,那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没有必要顾及其他啊。
刘禅这个皇帝实在是太冤枉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贬义的,他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蜀汉只不过是一个割据政权,他能够守住蜀汉江山四十余载,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和某些占据整个天下结果短短一二十年就亡国的君主比起来,他简直英明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