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泰山封禅?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
作为众山之宗的泰山一直在民族团结中发挥着独特的历史作用。今天双元制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正是由于身份特殊,历史上的许多君主都曾经进行过“泰山”的祭祀仪式,并对此表现出极高的重视。那么,都有哪些君主曾经进行过这种活动,在泰山封禅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为何他们贵为天子,却仍然对此呢?
其实,“封禅”这个词语从诞生开始便和泰山牢牢绑定,它被认为最早出自《》,描述的是一种前往泰山进行祭祀的行为。所谓“封”,本意是祭天,大多指君主前往泰山之顶设坛祭天,而“禅”则是祭地,多指君主在泰山下的小山丘进行祭祀。因此,所谓的泰山封禅,就是到泰山进行一系列对天地的祭祀活动,以此祈求、国运昌盛。
此外,据《五经通义》记载:“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也就是说,在改朝换代之后,新朝代的君主为了向上天寻求认可,便需要前往泰山和梁父山进行祭祀天地的活动。通过这种仪式,君主便能得到上天的认可以统治凡间,这显然是一种宣扬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时期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养子名为、嫡子名为,这对兄弟的名字正好对应“封禅”,被认为是刘备雄心壮志的一个体现。作为当时的枭雄,刘备将封禅作为一大志向和寄托来为孩子命名,可见这一仪式在古时人们的心中确实非常有分量。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历史上有哪些君经前往泰山举行封禅仪式。传说当中,人文始祖和部落首领都曾经前往泰山,只不过他们仅限于攀登、巡狩,还不能算作是封禅。我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泰山封禅是由发起的,他建立秦之后便四处巡游,并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表达自己对于上天的尊重。
秦始皇驾崩后,其子在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他也效仿父亲四处巡游,并前往泰山进行了封禅。然而,尽管祭祀了天地,但他残暴昏庸、治国无方,因此还是葬送了大秦的江山社稷。
共有四位前往过泰山进行封禅,其中、光武帝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君主,他们一个文治武功彪炳千秋,一个中兴大汉延续国祚,都堪称一代雄主。和他们相比,同样封禅泰山的、在知名度和功绩等方面就远远不如了。当然,汉章帝在位期间延续了汉明帝开创的,这一点还是值得赞扬的。
隋唐时期也共有四位皇帝封禅泰山,他们便是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以及。毫无疑问,这四位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他们尽管基本都有着许多争议,但总体而言都属于比较优秀的皇帝,在位期间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有许多举措值得肯定。
随着历史的发展,前往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的皇帝越来越少,以至于唐玄宗之后直至灭亡的一千多年里只有三位皇帝亲自前往过,他们便是和清朝的帝、帝。相比于秦、汉、隋、唐时期重要君主纷纷前往泰山,宋、元、明、清的皇帝们很明显对封禅不太感兴趣。
鉴于封禅活动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宣扬君权神授,或许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帝王们是因为封建统治已经逐渐稳固,不再需要强调自己与身份才渐渐搁置了这项仪式。当然,也有不少皇帝是因为不愿意亲自前去而选择了派遣代表进行封禅。据统计,我国历史上亲自前往泰山封禅的皇帝共有十三位,而派遣代表进行封禅的则多达二十四位。
综上所述,我国历史上共有十三位君主曾经亲临泰山封禅,也有二十四位帝王派遣了自己的代表举行仪式,而蜀汉昭烈帝刘备则是将自己难以实现的愿望寄托到了子孙后代身上。至于封禅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为何能够吸引众多帝王专程前去,则一是在于泰山具有特殊地位,被认为是可以沟通天地的神山,二是在于举行这种仪式可以向世人宣告自己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和支持,理所应当统治国家、管理百姓,是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