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上元节是什么节日?都有哪些习俗?
(618—907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璀璨,统一时间最长,是公认的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让双元制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马伯庸老师的原著《长安十二时辰》被搬到荧幕,深受好评。《长安十二时辰》用一天的时间维度,把纷杂的唐朝政治、生活大环境完整的表现出来,表现手法堪称绝妙。《长安十二时辰》讲述的是唐朝天宝三年正月十四,也就是上元节前一天长安城发生的事情。在《长安十二时辰》原著第一章《巳正》中如此描写:
接旗连旌,几乎遮蔽了整条宽巷上空。刚挂上门楣的桃符还未摘下,旁边又多了几盏造型各异的花灯竹架——这都是为了今晚花灯游会而备的。是灯笼还未挂上,但喜庆的味道已经冲天而起。
从文字中可以体会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唐朝的上元节的习俗和文化到底如何呢,本文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上元节谈起,来了解唐朝上元节的习俗和文化。
一、上元节的起源:从祭祀太一开始
上元节又称、元夕或灯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乐书》记载:
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按照的记载,在正月十五那天祭祀“太一”,因此形成传统。按照中国的说法,上元属于道教“三元节”之一。也有人认为,上元节这天主要以观灯类活动为主,和燃灯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学界普遍认为,司马迁所记载的祭祀太一,是上元节最早的记载。
上元节的时间是在正月十五,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总被看作是新年()的一部分。在古代,只有过了正月十五,才算把“年”过完。
上元节最早是祭祀的日子,古代人类在长期和自然做斗争的同时,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出现了许多信仰。用火炬“燔柴祭天”成为人类长期以来祭祀的主要方式。《礼记·月令》记载:
立春之月,日在营室,其祀户……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与上帝。
可以看出,在元月祭祀上天的目的在于期盼丰收,又因为正月十五是元月的月圆之日,因此在这一天祭祀逐渐成为惯例。
有关上元节节日习俗的明确记载,最早是在魏晋。《》云:
自旧俗,以正月十五日夜为打蔟戏,能中者即时赏帛。
也就是说,从北魏开始,正月十五夜里就开始由“打蔟”这样的习俗。《书》记载:
武定三年正月十五日,因高祖夜戏,谋将窃发。
可以看出,正月十五夜里的活动,也会参加。所以,到了隋唐时期,上元节的习俗逐渐发展,已经包括:打蔟、迎紫姑、祭蚕神、耍百戏等各种习俗。
二、唐朝上元节的习俗:唐朝节日也丰富
1.观灯:
那问题来了,上元节为何会和“灯”联系在一起呢?《史记·乐书》记载:
汉家长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行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倶歌。
汉武帝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时候,要从黄昏开始,到第二天天亮结束。因为是皇帝亲自祭祀,漫漫长夜,必然少不了灯火通明。据赵翼在《陔余从考》中说:
汉家祀太一,今人张灯是遗其事。
因此,观灯的习俗就在宫廷中流传了下来,到了唐朝才从宫廷传到民间。不管是观灯,还是燃灯,都和灯与火有关。因为火是最早的照明工具,也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中的精神武器。因此,上元节和祭祀“火神”也联系到了一起。到了上元节这一天,每家都会点燃火把,或染上灯笼,逐渐蔚然成风。关于观灯习俗的变迁,下文还会详细描述。
2.迎紫姑:
上元节有迎紫姑的旧俗,唐代大诗人在他的《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中写道: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这里的“赛”,所以一种迎接方式。紫姑又名“厕神”,有预知未来的本领。古人默默将自己的心事说与紫姑听,有助于愿望的达成。
3.祭祀蚕神:
传说蚕神是的妻子,每逢上元节,都会由宫中的皇后祭祀蚕神,民间亦祭祀。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南朝时期,正月十五当天,养蚕的家庭会做好豆粥,在上面加一些油膏、糕糜之类的东西,放在门口祭祀蚕神。希望蚕神能够护佑他们一年的顺利生产。
4.耍百戏:
所谓“百戏”,是指民间的乐舞杂技的总称。《玄怪录》记载:
开元十八年,正月望夕,灯烛华丽,百戏陈设。
说明在唐朝上元节就有了耍百戏的习俗。百戏出自,最早是指人们扮成动物的一种游戏。到后来后来,演变成舞龙舞狮的大型游戏,十分壮观,为上元节增添热闹气氛。
5.夜游之俗:
唐朝时期,夜游之俗包括游玩和观灯,即可以说是,也可以说是表达情感。唐朝实施严苛的“宵禁”政策,黄昏时候街鼓声一响,百必须返回自己的“坊”内,不得外出,否则会被官府抓走问罪。但到了正月十四当天夜里,会取消宵禁一日,百姓可以出来夜游。因为宵禁只取消一日,所以上元节的夜游之俗显得弥足珍贵。
6.踏歌:
踏歌是一种歌舞的提现,将歌曲和舞蹈相结合,可以为节日增加氛围。《》记载,上元节的时候场面非常宏大,城中百姓纷纷踏歌助兴,连宫外的长安县和万年县也都参与其中。踏歌,最早出自《春秋》:
昔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这里的“投足以歌”即是踏歌的意思。踏歌是一种祭祀祖先、歌颂劳动的表达方式,和上元节在功能上相结合,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许。
综上所述,经过长期的发展,上元节在唐朝已经十分风靡,节日习俗多种多样。这些习俗一方面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上天的敬畏和期许,另一方面也提现他们对农桑丰收、的渴望。
三、上元节“灯俗”和“食俗”在唐朝的发展
1、唐朝上元节灯俗的发展
在唐朝以前,张灯活动主要是为了接受帝王的观赏。梁简文帝有一首诗叫《列灯诗》,曰:
南油倶满,西漆争燃。苏征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成鲜。
就是在描述正月十五那天,在宫中观灯的情形。其实,在时期,为了迎合帝王观灯,宫中会做出非常庞大的华灯,有人把它比作“火树”,光“树”枝就有一百多个。因为在封建社会,帝王为了彰显皇家的威仪,对燃灯活动追求极高,灯越大,越能显示他的奢靡心理。
《南史》记载:
朝廷制度无所遵奉,富贵拟于王者,夜中诸厢廊燃烛达旦。
这是说,在时代动荡,皇权没落的时候,在宫廷之外的富贵人家也开始效仿皇宫,在自己院子里点燃华灯到天明,让家人或亲朋好友来欣赏。这是观灯从宫廷内流传到宫廷外的标志。
隋唐时期,帝王燃灯达到高潮,《》记载:
每至,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从昏达旦,以纵观之。
可见,观灯的时间不仅是“从昏达旦”,观灯的规模能延绵“八里”之远。
灯俗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唐朝,成为一种全民性的节日习俗。《唐会要》记载唐朝时期“燃灯白千炬,三日三夜不绝”。在时期,洛阳的张灯景观,成为百姓们最期盼的盛景。到了唐玄宗时期,上元节灯俗最为宏大。《长安十二时辰》中说上元节“圣人”要在花萼相辉楼赏灯,长安百姓纷纷前往,这种情况和史料相符。《帝京景物略·灯市》中记载:
玄宗正月十五,金吾弛禁,开灯燃市,永为式。
上元节燃灯,在唐朝有政治和法律的支持。唐玄宗把上元节燃灯作为一种常式,让后世沿袭。因为有朝廷的大力提倡,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民间纷纷效仿,不管是门阀阶层,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在家门口挂上灯笼,虽然有大小数量的差异,但灯俗文化至此全面成熟。
除了传统的灯笼和火炬意外,灯俗的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唐朝上元节的灯,包括宫灯、花灯,绣有各种图案,有花鸟景观,有人物动物。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开始出现灯谜和影灯。所谓影灯,就是在灯笼上贴上各种剪纸,用光和影制造奇观。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上元节灯俗历史悠久,从宫廷到民间,唐朝时期发展到了鼎盛。上元节观灯俨然成为百姓释放活力的大好机会。
2.唐朝上元节食俗的发展
在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似乎都和传统美食有关联,毕竟,民以食为天。《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在南北朝时期,每逢上元节,各家以豆粥糕糜祭之。到了唐朝,上元节食俗有了发展,最初的豆粥是祭祀用的,到了唐朝,逐渐变成了百姓自己食用,而且从豆粥变成了肉糜(肉粥)。据《文昌杂录》记载:
唐代岁时节物,上元则有丝笼。
这里提到丝笼,是唐朝一种特殊的食物。在《集韵》中说:丝笼,饼属。所以说,丝笼应该是一种特殊的饼。
除了粥、饼意外,唐朝上元节还有一种特殊的食物,名曰食糕。据《集韵》云:“洛阳岁正月十五日,食食糕。”
有一点需要说明:元宵节最常吃的“汤圆”或“元宵”,在唐朝并无记载。确切的史料记载是从时期开始,因此,唐朝的上元节,并不吃汤圆。
综上所述,唐朝上元节的食俗经过发展,相对丰富。发展过程可概括为:第一,从祭祀到百姓食用;第二,从单一的豆粥变得多样化。
四、唐朝上元节习俗形成原因和总结
上元节之所以在唐朝经过较大发展,并且形成一系列的习俗,根本原因有三点:
第一,从末年开始,中国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大动荡时期,曾短暂大一统,但随后又进入隋末乱世。唐朝结束了隋末的乱世,实现国家的长期统一,为各种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再加上唐朝帝王从法律和政治上推行上元节的种种习俗,因此给上元节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第二,唐朝幅员辽阔,经济繁荣,特别在时期,农业、丝绸、陶瓷等产业蓬勃发展,长安、洛阳量程人口大量聚集,通过不断的贸易,富商云集,社会昌盛。繁荣的经济为上元节提供了经济支撑,灯俗和食俗等发展,从宫廷走向民间,也是在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产生的。
第三,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为民族融合和宗教交流提供了方便,成为节日习俗发展的助力之一。
《长安十二时辰》用一天视角来展示唐朝繁荣的景象和上元节习俗,实际上唐朝的上元节远不止如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上元节的文化还有待继续挖掘。我辈虽然生在新时代,但对民族传统文化要抱有敬畏之心,这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