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立下汗马功劳,为何却被囚禁至死呢?
开始后,朱文正率领两万大军对抗的六十万大军,两万对六十万,怎么看也是实力悬殊,没想到朱文正硬是靠着两万兵力坚守了八十五天,最后打退了陈友谅的军队。这是中国军事史上少数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可以说是一场奇迹,但是这个年轻的将领却被囚禁而死,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少年朱文正非凡的军事才华
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儿子,他比朱元璋小八岁,叔侄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自然是亲密无间。可惜,元末时局不稳,还闹起了灾荒,大哥朱兴隆不幸去世,家里也是穷的,实在。大嫂只好带着年幼的朱文正回娘家讨生活,此时的朱元璋没有亲人,没有立身之本,只好外出谋生,最后进入一个寺庙里当了和尚。
随后不久,朱元璋就投靠了郭子兴的反元起义军,并受到赏识,郭子兴甚至将义女嫁给他。后来,朱元璋在起义军中越来越有威望,有了一定地位。
此时,十八岁的朱文正也听说了叔父的名声,为了能够吃饱饭并谋一份前程,就带着母亲赶来投靠朱元璋。朱元璋其实十分注重亲情,听到侄子来投奔他,也是激动万分,做梦也没想到时隔多年以后还能再见到自己的亲人。
从此朱元璋把朱文正带在身边,像父亲一样照顾他,提拔他。朱文正的在军中的地位一再上升,到他二十五岁时,已经成为朱元璋军事集团里的核心人物之一。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靠裙带关系上升的,跟朱元璋的关系是他立足军中的原因,但是站稳脚跟还是依靠的他个人的能力。从后面的种种事例来看,他的确是个军事奇才。
1356年,朱文正奉命指挥常州之战,这是朱元璋集团对的一次重要战役,二十岁的朱文正游刃有余的指挥军队,并最终取得胜利,江浙一带是张士诚的地盘,常州之战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此张士诚集团就被朱元璋压制住了。
上文提到的洪都保卫战,正是朱文正军事生涯中的高光时刻。这场战的难打之处,不仅是因为敌众我寡。南昌地区地势平坦,,城门众多,水、陆门共八个。区区两万兵马还要分成八份守住城门可见难度之大。
但是就是这样的情况,朱文正还是利用有限的兵力组织了数次主动进攻,打得陈友谅军队措手不及,经过八十多天的奋战,成功逼退陈友谅的军队,保住了洪都这个西部屏障。
关于朱文正之死的历史谜团
洪都保卫战之后,朱文正在朱元璋集团里的地位也达到了巅峰,他意气风发,开始变得骄纵起来,处事轻率,任意妄为,触及了朱元璋的逆鳞。仅仅两年后,29岁的朱文正就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死因,大体上有这几个主流说法:
第一个说法在后面的结束后,朱元璋封赏各位将领,却没有封赏朱文正。其实朱文正是个很骄傲的人,他认为自己功劳是很大的,并不能理解叔父的良苦用心。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朱文正开始在洪都胡作非为,还纵容手下骚扰百姓以发泄心中怨气,惹得洪都城内的百姓怨声载道。
到底是自己的亲侄子,朱元璋还下不去手处理他,只是敲打几句。而后朱文正胆子更大了,居然跟张士诚串通意图谋反,亲人的背叛让朱元璋很是痛心,劝慰他朱文正只是脾气犟了一点,还是留他性命不要杀他。朱元璋亲自去洪都去抓朱文正,并把他幽禁在桐城,没过多久,朱文正就抑郁而终了。
第二个说法跟李饮冰有关,据说性格急躁的朱文正和按察使李饮冰在言语上有一些冲突,李饮冰怀恨在心,故意在朱元璋面前说他坏话,并挑拨离间,朱元璋逐渐猜忌起侄子,最后幽禁他直到死去。
但是近代学者们根据一些史料得出了另一个结论:自洪都保卫战之后,朱文正十分骄纵,已经不听朱元璋的话了,几次违抗朱元璋的命令。江浙的张士诚是朱元璋的老敌人了,他是商人起家,很会做生意,江浙一带历来都是富裕地区,为了求得钱财,朱文正竟与张士诚集团做起了生意。
朱元璋得知后非常生气,把朱文正叫回南京训斥。谁料朱文正此时还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反而当面顶撞朱元璋,气的朱元璋拿过鞭子抽打了他一顿,一代将才就这样死在鞭下了。
朱文正后世孙明末称王
当时,朱文正的儿子还很年幼,这个孩子名叫朱炜,生于1361年,生父去世时他才三岁。可能是出于愧疚,也可能出于他父亲朱文正的前车之鉴,朱元璋把朱炜带在身边,亲自管教他,并为他改名“守谦”,希望他别走父亲的老路。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竟给八岁的朱守谦也封了一个靖江王,就藩广西桂林,这是惟一一位不是朱元璋嫡系子孙的。
时间来到明末,大明王朝覆灭。皇帝自缢于煤山。天下局势大乱,朱家的嫡系血脉纷纷起兵,号召子民反抗清军。朱守谦第十世孙朱亨嘉也顺势而起黄袍加身,他给桂林改名“西都”,并采用洪武年号。可惜,他的正统性被质疑,而后被朱家其他嫡系子孙合力围剿,最终也自杀身亡。
结语
朱文正短暂的一生也是非常辉煌的,他的军事才华无疑非常出众,若是活的久一点,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和、等名将齐名的人物。
虽然朱元璋在建国后就杀死很多开国功臣,但是朱文正毕竟是朱家子孙,朱元璋对这个一手带大的侄子有很深的感情,他最后的结局也会比历史上好得多。有这样的才华又有这样的机会,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性格缺陷和目光短浅送掉了性命,实在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