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身为皇帝坐拥天下 朱棣是怎么击败他的
对和建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文帝坐拥天下,,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还得从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
明洪武三十一年,病危,考虑到大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担任顾命大臣,辅佐之。
可是,只有一个齐泰也不够啊,朝廷有那么多事要处理。
于是,朱允炆登基后,就光速提拔了自己的老师黄子澄,封为,令其与齐泰同参国政。
可是,只有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也不够啊,朝廷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
于是,身为帝师的黄子澄就找来了名扬天下的方孝儒,让他也加入了辅臣圈子。
至此,1个熊孩子和2.5个傻子的团队就算是组建成功,开了他们的犯二历程。
这里你可能会很好奇,为什么是2.5个,不是2个或3个傻子呢?
因为齐、黄、方三人中,黄子澄和方孝儒是真傻,属于无可救药的那种傻。而齐泰相对没那么傻,他只能算半个。所以就是2.5个傻子了。
这个“极二”团队组建成功后,商量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削藩。而削藩项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先削谁,讨论先拿谁开刀。
拿谁开刀呢?
智商稍微在线的齐泰认为,先帝爷的太子、秦王、晋王都已经过世了,现在燕王朱棣是事实上的最年长者。既然建文帝一意要削藩,且朱棣年纪又最大,那么这个逻辑就很清楚了。
先削朱棣,敲山震虎。只要他被整服,其它的自然老实。这就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至于怎么削,这也简单,朱棣当时还没有反意,一抓一个准。
只要朱允炆不要脸,可以找出一百种弄死朱棣的办法。
然而,对于齐泰的意见,黄子澄和却有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要脸,怎么能不要脸呢?
于是,他们就建议,先从弱再到强,先削实力弱的藩王,最后再削朱棣。这样既可以避免,麻痹朱棣。同时还不使朱允炆丢人,显得吃相太难看。
据说齐泰当时听了黄、方二人的话,简直要晕了。这俩怕不是读圣贤书读傻了吧?
削了一个又一个,朱棣就算是个瞎子也能猜出来建文帝是什么意思啊!
于是,齐泰就坚决不同意,但黄子澄和方孝孺的脾气也都很倔,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也是坚决不让步。
最后,可能是考虑到齐泰只是爷爷临死前安排的人,与自己的关系相对疏远。而黄子澄毕竟是朝夕相伴的老师,关系相对较好。
所以朱允炆便采纳了黄子澄和方孝儒的意见,先从实力稍弱的周王朱橚下手,放过了朱棣。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眼看着兄弟们一个一个被干掉,尤其是自己亲兄弟周王朱橚被莫名其妙坑掉后(朱橚本无劣迹,是黄子澄和方孝孺为了收拾他,想了一个馊主意,让朱橚的次子检举揭发他爹谋反,说事成之后让他袭爵。结果朱橚就这么被坑了),朱棣明白自己铁定是一死。在心里已对大侄子不抱有任何幻想。
不过,他当时也没有造反。
因为一方面,他手上没兵,造反成功率不大。
另一方面,他的三个儿子还在南京做人质,他造反了,儿子们的脑袋也该被砍了。
然而,朱棣是想瞌睡了,偏偏就有人给他送枕头。
建文元年五月(当时已废四王),齐泰对朱允炆说: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再掩饰已经没有意义,不如逮捕、朱高煦、朱高燧,正式向朱棣摊牌。
结果黄子澄又出昏招,他对朱允炆说:万万不可,抓了燕王三子,燕王就了解我们要对付他了。不如放燕王三子回去吧,可以麻痹朱棣。
齐泰一听当场又要吐血,反对!你当朱棣是傻子啊?不能放!这是。结果朱允炆再次站在了老师一边,放走了朱高炽兄弟三人。
等到儿子们回到北京后,朱棣再无牵挂,遂即就以奉天靖难,讨伐建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为名义,扯旗造反,掀起了“靖难之役”。
起兵后,朱棣身边开始一共只有几千人,但通过对北京周边的“搜刮”,凑出了几万人。
朱允炆一看自己老叔这么有本事,然后他就慌了,他在没有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令老将率十三万大军征讨朱棣。
大军临行前,朱允炆对耿炳文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这话的言下之意是:不要弄伤,尽量直接在战场上弄死就完了。基本就是既要当啥,又要立那啥。
耿炳文这个人,善守,不善攻,让他固守一座城,他能圆满完成任务。但让他攻,他就不擅长了。
再加上,建文帝的厚黑言论,耿炳文不想当枪使,所以讨逆第一战,耿炳文大军输得很惨。明军锐气尽丧,被迫以优势兵力防御,不敢再出击。
朱允炆听说耿炳文惨败,他又慌了,慌不择路之下,他又听了老师黄子澄的馊主意,临阵换掉了耿炳文。
为啥说黄子澄这次又出了馊主意呢?
因为换掉耿炳文没问题,可是新换上的大将要比他强才可以啊!
然而,黄子澄居然让不知兵事,且纨绔至极的为将,这可不就是妥妥的出馊主意了。
朱棣听说耿炳文被换下,起初很高兴。李景隆是个什么货色,他很清楚。不过他又听说李景隆这次是带着五十万大军来的,他也急了。
于是,他在部署完前线的防御工作后,亲自偷袭大宁卫,活捉宁王朱权以及他的八万铁骑。(即朵颜三卫,均为蒙古,相当于雇佣兵,战斗力极强)。
兵力骤增后,朱棣亦不再惧怕李景隆。
李景隆听说朱棣跑去大宁了,就集中几十万大军围攻北京。
当时,北京只有一万人,由后来的皇帝朱高炽统领。然而就是区区一万来人,最后硬是扛住了李景隆的围攻。
朱棣摆平宁王的兵马后,火速回师。
李景隆当时围攻北京失利,正打算撤。朱棣此时突然杀出,杀得李景隆丢盔弃甲,连退了几百里,逃到了山东德州,准备等到来年开春再北上攻打北京。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率六十万大军再次誓师北上,与朱棣在白沟河开战。结果明军不仅再次大败亏输,而且输得极其诡异。
为什么说诡异呢?因为正当政府军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时,突然莫名其妙不了解从哪里刮了一阵妖风。而且这阵妖风不偏不倚的正好刮向了明军。
朱棣当时本来都快打得没命了,结果就因为这一下,捡回一条命。
事后,李景隆被朱允炆召回南京。黄子澄为了甩锅,就请求杀李景隆。朱允炆当时不了解是怎么想的,没杀李景隆。而这次手软导致的影响很不好。
因为大家认为李景隆输得那么惨,都可以不受惩罚,自然也就不愿意玩命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随后就又看到了另外两次一样诡异的战争。
第一次是夹河战役,大军打得朱棣呈现败象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滹沱河之战,又是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妖风,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说实话,北方多风沙,不算稀奇,吹吹几次妖风也正常。
但不正常的是,为什么每次妖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战场局势不利于朱棣的时候刮?
并且,还都是朝着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刮。
难道朱棣是附体了?
迷信之事肯定是很扯的。所以这种连续诡异的现象,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平叛大军根本就没有认真在打。
反正不管是朱允炆赢,还是朱棣赢,最终赢家都是老朱家的人,作为外姓臣子,真没必要那么认真的打。
这里肯定有朋友会说。朱棣毕竟是王,朱允炆毕竟是皇帝。跟着朱允炆混有前途,何必要在两人中间骑墙呢?
是的,理论上说跟着朱允炆确实有前途。但实际不是这样。
因为前线明军在于朱棣叛军交战时,朱允炆的参谋团又开始作妖了。
当时方孝儒主持了一场改革,而这次改革的核心宗旨就一条:削弱武将,抬高文官地位。
想想看,武将在前线厮杀,文官在后面策划削权。这在武将看来,就是上房抽梯。
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现在飞鸟和狡兔死还没尽呢,主人就想着要烹走狗了,武将怎么可能还卖命呢?
当时盛庸,平安等将领,水平其实不弱,没理由拥有几十倍的兵力优势都打不过朱棣。
所以,朱允炆派几十万的大军去讨伐,讨伐军数量从十几万涨到三十万、五十万,甚至到七十万,但是每次都打不赢的原因,其实就是大家都在磨洋工,故意放水。今天你用某个理由糊弄朱允炆,大家装作看不见;明天我也用这个理由糊弄的时候,大家也都不戳穿。
集体欺上瞒下,无非就是如此了。
建文四年,朱棣玩不下去了,便瞅准机会从北京一路南下,直抄南京。
当时,朱棣打到了长江边,本来他是过不了江的,因为他没有渡江的船。而朝廷却有水师,随时可以堵截他。这时候,只要朱允炆不自乱阵脚,朱棣肯定只能是退走。从哪来,回哪去。
然而,黄子澄和方孝孺又出了馊主意。他们认为水师提督不靠谱,就把人临阵撤了,换成了撤职在家闲住多时的驸马梅殷。
朱棣一听是妹夫来了,就派人去劝降。使者对梅殷说,不投降也可以,只要借道即可。
梅殷当时和大部分明代官员一样,拒绝了朱棣的请求,并割掉了使者的耳朵,鼻子,让使者回去告诉朱棣,自己决不投降。
但是梅殷却不阻止朱棣南下。当朱棣绕道时,梅殷并没有从中作梗。
从他的行为就可以明显看出——朱允炆很,虽然大家不会真心为朱棣卖命,但只要朱棣不打他们,他们也就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了。
绕开了梅殷驻守的淮安后,朱棣横渡长江,打到了南京城下。
当朱棣时,方孝孺这时候给朱允炆又又又出了一个馊主意:派人去找朱棣,宣布可以与他划江而治,平分天下。
方孝孺此举,本是想让朱棣尴尬:如果朱棣同意,就说明他是小人,所谓的“靖难”纯粹是骗人的;如果他不同意,皇上跟他商量平分天下他都不答应,他这是瞧不起皇上。不管朱棣怎么选择,起码朱允炆都占理!
然而,长脑子的人都明白,占不占理,都离死不远了。因为朱棣此时就在南京城下了,怎么可能因为方孝儒一句蠢话就半途而废呢?
所以,朱棣根本就不入套,他派人直接跟朱允炆说:我是来奉天靖难的,怎么会贪图大明江山呢?只要陛下您把奸佞们都杀了,我立即就投降。
谁是奸佞小人?不就是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吗?朱棣让朱允炆把这些心腹都杀了,那朱允炆身边还有谁可以依靠?武将们早就跟他翻脸了,文官们也是墙头草,看势头不妙都在给自己找退路。
所以,朱允炆就坚决不同意朱棣的谈和条件,双方继续打。
然而此时的南京城,哪里还有人愿意为朱允炆卖命?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李景隆偷偷打开城门,放朱棣进城,果断把朱允炆卖了。
当朱棣进入南京的时候,为了获得文武官员的拥戴,他强调道:除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人罪无可赦外,其它人只要投诚,就都既往不咎。
于是,文武百官立刻向朱棣投降,朱允炆就此也就彻底完蛋了。之后,皇宫里面被人点了一把火,朱允炆在战场大火中失踪。找不到了。
回顾整个靖难之役,其实不难看出,建文帝输就输在了没有真正意义的参谋团。他本身没什么本事,也缺乏经验。所以,他对参谋团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他的参谋团却都是不中用的货色。尤其是黄子澄,脑残到了极点,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错的,要不是因为他最后不投降,守住了气节,简直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朱棣派到朱允炆身边的高级资深卧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