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刻意孤立学生”,这没什么好质疑的
近日,有网友在教育部官网留言询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的“刻意孤立”如何界定。教育部答复称:“刻意孤立”,首先主观上是故意而且针对特定学生,具有相对性、持续性;行为表现上,可以是对学生正常需求故意不予回应、指使其他学生孤立特定学生或者物理上隔离(比如单独坐在最后一排)等;后果上,导致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正常的同伴关系,产生心理上的压力。
一时间,“不得故意安排学生单独坐最后一排”成为热门话题。网友的热议充分表明了社会公众对于教育议题的关注,本是一件好事。可综观评论区,一大堆“这不可以,那不可以,学生怎么管”“把学生都供起来吧,还上什么学”的反对之词有些让人吃惊。的确,老师应当享有一定的教育惩戒权,而这也是教育部明确赋予的。然而,教育惩戒也有红线,难道不体罚、不辱骂、不刻意孤立就管理不好学生,真的就只是学生的问题吗?
其实,“单独坐在最后一排”只是刻意孤立的一种形式,诸如不让学生与某一学生说话、玩耍,诸如禁止某一学生参加班级活动……虽然形式不同,但孤立的本质并无区别,都是对学生的歧视和排挤。而之所以刻意孤立学生,理由可以五花八门,但总结起来无外乎三种:学生不听话难以管理、调皮好动干扰教学秩序、成绩不理想理应受罚。但无论是调皮难以管理的“不好管”,还是惩罚式教育的“管不好”,刻意孤立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妙药。
谁不是从年少求学时期走过来的,活泼好动本就是孩子的天性。若因为学生一时的小问题就刻意孤立、区别对待,相当于是将学生逼到了绝境。而“孤立”,在一定程度上也等同于放弃,意味着学生纠正错误的可能性被放弃,学习交友的权利被放弃。更何况,学生时期本就处于心理过渡期,敏感而又自尊心极强,一旦被孤立的学生同时被其他学生排斥嫌弃,就相当于是二次伤害。
且不说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刻意孤立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即使是真有帮助,社会需要的也不是一个个在软暴力和恐惧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学生。更遑论孤立的结果往往是小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最终就此放任产生大问题。所以,刻意孤立,种下的无非是区别对待、歧视的因,而结出的也必然是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的果。
正所谓“有教无类”,倘若老师自身都无法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那又何谈教育公平呢。说到底,禁止“刻意孤立”不是在试图用条条框框束缚老师的手脚,而是再次重申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平等对待的权利”,而这,也本应是师德的底线,不容置喙。
当然,网友的疑惑也有其现实根源,受互联网的影响,学生触网广泛。良莠不齐的信息接触多了,但相应的辨别能力和价值观却匹配不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然而,寄希望于简单化的刻意孤立来解决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注定是徒劳无益的。
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与学生共制惩戒规则,让他们成为自己言行的“把关人”、与家长联动、形成教育合力……都是可以探索的有效渠道,也注定比刻意孤立更加行之有效、意义深远。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这不仅包括好学生,也理应包括某些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