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景区门票1分钟抢光?”应对“狂热
作者:李思辉
“抢疯了!1分钟售罄,官网一度瘫痪!”媒体报道,近日北京某影城推出淡季日、平季日、旺季日和特定日门票,接受网上预订。结果,开园头几天的门票1分钟售罄,就连一晚最贵2万元的酒店也被订光。不计代价地疯狂抢购现象引起一些人的反思:景区又搬不走,至于如此狂热吗?
包括景区门票在内的旅游产品畅销或滞销,原本属于市场行为,遵循的是市场规律。但是,1分钟抢光、2万元一晚的酒店也一间不剩,甚至形成一种“有钱也抢不到”的消费狂潮,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林林总总的“抢购风”。近些年来,从抢购碘盐、抢购生姜大蒜,到抢购茅台、抢购黄金,从抢购汽车、抢购名牌鞋子,到抢购手机、抢购网红奶茶、抢购板蓝根,各种抢购屡见不鲜。“抢购风”看起来只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经济现象,实际上与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与深层次的社会消费心理密切相关。
以往那些林林总总的“抢购”,大多都是一阵风,一旦“抢购风”过去,剩下的往往是一阵被割韭菜的苍凉。君不见,囤盐者,有的家里堆积如山,食盐五六年也吃不完;一些高价抢购生姜大蒜者,只能眼瞅着“宝贝”放坏放烂;至于狂热抢购鞋子、抢购药品、抢购高端商品的,风潮过后往往不可避免地遭受损失。回到此次北京某景区门票抢购现象,动辄五六百元一张的票价、数万元一晚上的酒店是否物有所值,有待观察;影视城之类的景区属于不可移动产品,一旦建成不会轻易搬走,原本不必如此疯狂和着急。扎堆抢票、狂热消费现象到底是自然形成还是商业营销促成,有无人为炒作嫌疑,值得思量。
市场经济允许出现火爆的产品,但并不鼓励炒作式营销。从经济学原理和市场实践看,“炒”的本质是投机,是类似于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它不仅不能给社会财富带来增量,而且会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排队两小时,喝茶一分钟。”一些“网红奶茶”除了点缀所谓的“情怀”,造成的是消费者时间上的浪费;明明可以分批去看的景区,非要集中在某一天抢购,人为制造“一票难求”的错觉和焦虑,利用的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挤压的是消费者选择和议价的权利。至于此前出现的人为刷单、水军好评、黄牛排队等现象,则涉及人为制造假象、愚弄消费者、破坏市场规则,属于应受法律约束的“炒作”行为。
越贵越买、不计代价“疯抢”,绝非理性消费。穿越时间的迷雾,商品的价值最终会回归正常,一旦打破了信息不对称、一旦市场热度降低,狂热消费的不值当就会显现出来,最终受害的是广大消费者。对此有关部门不能充耳不闻、听之任之。遏制“狂热消费”一方面应该引导公众理性消费,避免陷入“消费狂热”中,被割韭菜。另一方面,还需依法“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正如经济学家泰勒所说,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存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非理性”的影响。如果这些“‘非理性’的影响”是违法的炒作、夸大的营销、蒙骗的手段助推乃至诱导造成,有关部门则应依法进行干预,防止那些“看起来很美”的“狂热消费”,最终酿成市场秩序被人为破坏的恶果。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