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面临摩擦性失业,怎么破?

新闻热点 2022-11-24 11:55www.worldometers.cn热点新闻事件
        近些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某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用工荒”。这种结构性矛盾,叠加摩擦性失业增加,必然导致初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群体普遍面临就业困境。
  国家统计局近日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通报“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群体”就业情况时称,“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一时间,“摩擦性失业”成了网上讨论的热词。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摩擦性失业”是经常发生的,并非周期性出现的,也不是供求结构不匹配导致的。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群体更多面临“结构性失业”,也会面临“摩擦性失业”。
  他介绍,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暂时没有找到工作,这是正常人员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又如,当有人想换工作,又暂时未找到工作,这也属于摩擦性失业。已经工作的人因摩擦性失业,也会挤压新入职场大学生就业机会。现实困境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供求之间不匹配,这是结构性失业。有些地方“挤破头”,有些地方可能存在严重“用工荒”。他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失业加强就业指导,重点应放在提供准确、充足信息及求职技能培训上。
  近期,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记者注意到,多地已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推出多项举措,如北京针对高校毕业生,深入挖掘各领域就业资源,依托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供需信息互通互认、精准匹配;青海省梳理了8个方面22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方便高校毕业生和企业了解享受相关政策。
  “摩擦性失业”早已存在,
  在经济调整时期尤为突出
  徐洪才表示,“摩擦性失业”是一个早就存在的经济学概念,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是成熟市场经济就业压力的三种类型。他认为,“摩擦性失业”之所以引起网友热议,一方面是这个名词太学术化,不通俗,在公开场合用得比较少,很多网友从未听说过;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公众普遍对就业前景比较焦虑,所以大家反响比较强烈。
  作为失业的一种,“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人需要在不同工作中转换、等待转业而产生失业现象。近年来,受疫情和新技术快速应用影响,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总是赶不上形势变化,加之经验不足,新入职场者处于劣势。这里既有摩擦性失业,也有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特点是行业广、涉及人员多、失业期限比较短。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季节性原因、技术性原因,还有经济调整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疫情影响也是一个原因。
  比如,一些人搬到一座新城市后需要寻找工作,或者因职业不够理想而想跳槽引起暂时性失业;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有的人又眼高手低,寻找称心工作需要花费时间,从而导致暂时性失业。受疫情影响,线上业务替代线下活动,一些人因此丢掉原来的饭碗,再寻找一份新工作,也需要花费时间。
  再比如,由于产业结构等不断变化,原有工作不断消失,新的工作不断产生,转换工作需要时间,因而就产生了临时性失业。如随着电商发展,出现了这种职业,而很多实体店关闭,也导致一些人失业。此外,受疫情影响,一些服务业门店关闭,也会产生一批等待再就业的人。
  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矛盾下,
  加剧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徐洪才表示,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看,目前所反映出的矛盾主要在于,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意愿找到合适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这种情况在大学生就业市场更为突出。
  “减少摩擦性失业要与减少结构性失业相结合,主要是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和多提供有关就业机会的情报。”徐洪才说,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另一边某些地区面临严重“用工荒”。这种结构性矛盾,叠加摩擦性失业增加,必然导致初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群体普遍面临就业困境。
  他认为,应该加强就业的指导,重点放在提供准确、充足信息及求职技巧训练上;另外求职者对工作期望不要太高,“高不成低不就”会徒增就业烦恼。职业指导人员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求职者实际情况,如实解释给求职者,使求职者的预期工作趋于合适。
  抓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
  加快恢复线下招聘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稳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加大力度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6月份就业形势较4、5月份好转。但稳就业任务依然繁重,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发展促就业,以稳就业支撑经济加快恢复和平稳发展。
  会议提出,要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稳就业。持续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打通落实堵点,实行社保费缓缴、稳岗返还、就业补助等打包办理。更多用市场化社会化办法增加就业岗位。支持以创业带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初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继续发放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由财政贴息。同时,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已确定的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政策。加快恢复线下招聘。出台政策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吸纳毕业生。对未就业毕业生“一人一策”提供不断线帮扶服务。实施好以工代赈。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尽快就业。
  记者注意到,多地推出了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帮扶举措。比如青海省推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梳理了8个方面22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企业新增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有社保补贴及一次性奖励;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扩岗补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均有相关补贴等。
  辽宁举办人才对接线上招聘活动周,多位人社部门负责人做客直播间,开展“直播带岗”、政策宣讲活动;西藏拉萨市实施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通过挖掘农牧民自身潜力,拓展岗位稳定就业促进增收。
  北京市针对高校毕业生,深入挖掘各领域就业资源,依托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供需信息互通互认、精准匹配。目前,北京市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1%。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大力支持新业态劳动者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规模,强化“一对一”精细化就业援助,确保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切实托住了就业底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