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造就人才(历史上有哪些逆境成才的典范)
历史上逆境成才的人很多,他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面对恶劣的环境不抛弃、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实现了自己人生和事业的突破,在历史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我今天要说的这个在逆境中成才的典范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家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其在少年时代就看清了民间的疾苦,尤其是当时非常封闭的湘潭乡下,他立志要走出湘潭,到外面去看看世界。所以,他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在私塾的前两年,其读了《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古籍,而且是反复学习,使得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后来因为家庭生计,被迫回家务农,但这仍然没有阻止他学习的热情,他几乎将家里附近所有能借到的书都借来看了,在劳作一天之后,仍然抽出时间来读书,于是慢慢养成了秉烛夜读,手不释卷的习惯。当家乡附近的书被借完之后,他偶尔听人说棠佳阁有藏书,而且都是非常精品的书,于是他不惜走山路30里,冒着被野兽攻击的危险去借书,接触到了很多新期刊和杂志,开启了他的视野和思维,没有几年的时间,他将棠佳阁的书都看完了。
毛主席通过看书进一步认清了当时社会的现状,看准了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根源,进一步树立了要改变中国现状的决心和信心。同时,毛主席从书中注意鉴取历史兴亡之道,通过品评历代政事,臧否人物,吸取经验教训,悟出自己所需的为政方略,并在同古人的对话中激发出自己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就这样,爱读书的毛主席一步一步从湖南韶山老家走出来,在风雨飘摇的社会中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实践。他依靠广大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一点一点一滴一滴开始,逐步将革命的种子洒向了中华大地,实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终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打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主席就是在逆境中成就一番事业的典范,我们无人能超越。即便在战争年代,其到哪都带着一箱书,是读书让他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战略的实施。在井冈山时期,因为毛主席喜欢口袋书,贺子珍就安排后勤人员在给主席做衣服的时候要特意缝制两个大的口袋,以便能装进书。
毛主席自己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如果再过十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解放后,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个人藏书达10万余册。
毛主席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成为一代伟人,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其爱读书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