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的故事(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哪些英雄事迹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父戚景通,世代为官。嘉靖十七年,戚继光10岁继承其父爵,官居四品。嘉靖二十八年参加武举,在考试时庚戍之变发生,于是被分配到蓟门与鞑靼军战斗,写下《备俺答册》。后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10余年,大小80余战,基本扫平倭寇之患。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出身在将门,受到父亲教育的影响,从小喜爱军事,并立志做一个正直的文武全才的军人。
当时,中国沿海常常受到倭寇的侵扰,戚继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16岁时,他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意思是说,做官并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祖国海疆的平静。
17岁那年,戚继光继承父亲的职务,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事生涯。他一上任,摆在他面前的严峻问题就是倭寇为患。
倭寇是指日本内战中的一些残兵败将,以及部分浪人和商人,属于东亚海盗。从14世纪元代末年到明代初年,他们经常驾驶海盗船只,在中国沿海一带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到了15世纪下半叶,倭寇越来越猖狂,他们与中国沿海一带的土豪奸商相勾结,有的甚至深入内地,攻陷州县,倭寇成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大祸害。
1555年,由于戚继光在山东抗击倭寇有方,朝廷把他派往浙江,任定海参将,这里是倭寇活动的中心地区。戚继光组织了一支由农民、矿工组成的军队。他还根据中国南方沼泽多,倭寇又惯于用重箭、长枪作战的特点,创造了一种“鸳鸯阵”,这是和敌人进行短距离肉搏的战斗组合。
在战斗中,戚继光的军队先以火器、弓箭作掩护,待敌人进入100步之内便发火器,进入60步内便发弓箭,敌人再进便用“鸳鸯阵”冲杀。
这支4000多人的新军,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精通战法,军纪严明,战斗中屡战屡胜,深受人民的爱戴,大家亲切地称这支军队为“戚家军”。
1561年,倭寇数千人,驾100多支战船,大举侵犯浙江台州地区。戚家军闻讯,神速迎敌,在台州一带连打9场胜仗,将敌人全全部歼灭,从此倭寇闻风丧胆。因为戚继光的英勇善战,军功卓著,很快得到升迁,转战到福建。
戚家军再战攻克横屿,凯旋回师,戚继光和全军将士一同赏月。当时军中无酒,戚将军随即创作《凯歌》一首,教全军将士一起唱和,以歌代酒激励士气:“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编著者语:在戚继光和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下,明朝东南沿海的抗击倭寇战争节节胜利,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日趋安定,经济也逐渐繁荣起来。戚继光在抗倭寇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绩,赢得了当时以至后世人民的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