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被招聘拒绝:35岁以后,我能去哪儿?_国际新闻

永远被招聘拒绝:35岁以后,我能去哪儿?

国际新闻 2022-11-23 13:14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大多数的招聘启事里,都会设置一道年龄分水岭,来隔绝大龄求职者。而在很多场景下,这条冷酷的分界线,会划在35岁。35岁还在找工作,在不少人眼里要么意味着落魄,要么意味着折腾。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认知里,35岁应该是逐渐安分的年纪:青春已成过往,躁动渐渐平息,生活凝固,人生的可塑性降低,在一天天的重复中休整心态,准备迎接中年的到来。

    相比于年轻人的活跃和中老年的稳健,刚刚迈过35岁的人,更像是一个透明的群体。35岁当真是人生分水岭。

    在35岁之前,大家都还是年轻人,聊的是青春理想,还好奇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风景、美食和刺激,谈情说爱起来可愿意“你和我对抗整个世界”。但在这之后,大家都成了中年人,只求各自安好,默默赚钱养家,即便能够理解这个世界了,也不愿再轻易相信任何人。

    周杰伦赶在35岁的最后一天结了婚,音乐偶像转而迷恋胸肌;薛之谦也在这个年纪生娃、拍照、发微博,超前地把孩子往网红路子上培养,超额完成了原定目标。很多粉丝还未意识到,结婚也许是周董画风开始转变的一个节点。

    而活在大数据中的普通人,34岁之后会凭空消失一大半。且看无论是租房,还是网上购物的统计主体都是18岁-34岁,如同到了35岁就会给每个人天降一套房子,而这时候人们再买买买也会因为无法代表个性,而不具备任何研究价值了。

    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虚度了34载光阴,35岁那年去完成几件天经地义的人生大事,就能理所当然地迎接后面几十年的人生。大家不约而同地避开谈论那些要经历的大事有多不容易,也绝口不提35岁之后人生就完全变了个样子。

    所以,总有人要问:35岁的人都去哪儿了?

01

    也许有的人不服气,认为35岁的自己依然可以像20岁那般潇洒自在,想跳槽便跳槽,想跨行就跨行,年龄对他来说既不是枷锁,也不是束缚,重新找一份工作也没有那么难,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你35岁那年,你需要面对三个问题,解决不好,你就永远不可能潇洒。

    第一个问题,叫家庭与责任的重包袱

    二十几岁的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到了35岁的年纪,你却必须要考虑家庭问题。你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确保自己养活自己的爱人,抚养自己的孩子,以及赡养自己的父母(尤其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你要承担起双方四位老人的赡养)。

    你——尤其男孩子——更要意识到这时候的你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你不能后退太多否则担不起这份重任,你也不能前进太快否则冒不起这份风险,你活着早已经不再是为了你一个人。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 成倍增长的压力也使得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

    很多年近35岁的中年人在跳槽时,都会产生一个很大的顾虑:如果我跳槽,下一份工作还没这一份收入高怎么办?难道要再跳槽吗?可一直这么跳槽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干脆不跳为好。

    于是乎,你背上了家庭的责任也是包袱,你放弃了行动的念头与热血,你不敢拼尽全力往前冲,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这也是你唯一的选择。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被安逸”下去。

    第二个问题,叫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

    在职场上,工作经验与工作能力往往是挂钩甚至成正比的。工作经验意味着存量,工作能力意味着增量,而这个增量又往往建立在有一定存量基础之上的,存量越多,增量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在招聘项目总监、部门经理这种高级管理岗位时明确规定,要求应聘者具备5年经验或10年经验。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工作时间越长,工作经验也就越多,理论上具备的工作能力也就越强,这两者之间是一种正向倍增关系。

    可问题在于,许多人不仅违背了这种关系,甚至逆向行驶,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了。在我接触过的学员群体中,比较棘手的一种情况便是,许多工作3-5年,甚至十年八年的人,其能力与刚开始参加工作时相较并没有显著的增长,甚至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与速度逐渐降低,也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与进步,最后只能从事一些最简单的基础性工作。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频繁跳槽,未能在一个领域积累足够的经验,培养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导致无一技之长;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近30还未到35岁的人来说,若不及早树立危机感,并跑步前进,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迟早会在之后的竞争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第三个问题,叫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

    我有一位朋友,做了七八年销售工作,也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去年的时候离职跳槽去一家快消行业的知名外企应聘区域经理的职位。面试过程中但凡涉及到实操层面的问题,他都可以对答如流,但一旦上升到系统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时,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

    事实上,不单单是我这位朋友,我相信在职场上许多工作过5年以上的“老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所有实操层面的流程或方法他们都能熟练掌握,但一旦涉及到更高级别的理论战略层面,他们又不知从何下手。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野路子”与“正规军”的问题。

    但是,身在职场,想要一步步往上爬直至爬到更高的位置,就必须全面构建并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一个基层员工只需要做好领导安排的工作,体现自身执行力即可;但一个管理者若不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仅是着眼于把某一件事情做好,那便无疑是失职的行为了。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好,都必须具备优秀的战略制定者和坚定的战术执行者,不同层级的人负责不同层级的事,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意义所在。如果你身处高位,眼界和视野缺依旧停留在以往和过去,未能突破老旧的知识结构层次,即便获得了一份不错的Offer,也怕是朝不保夕。

    说得再严重点,也许你生涯上限,也就到这结束了。

02

    我不再年轻,但当下即是未来

    昆仑万维的董事长周亚辉说过:“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机会,机会总是均等的,不均等的是学习能力,要在时间上积累。”

    积累到35岁,人开始两极分化,有真本事,才能平步青云。

    如果你发现身边找不到35岁的同事,那往上看,他成了你的领导,老板。

    这两年,全民创业大潮无疑给了35岁以上的人,开辟出一条新的上升通道。我们身边不缺鼓舞人心的故事,三年前敢于裸辞的同事,如今也小有成就,摆脱了死工资的拖累。有点羡慕,但也清楚他吃了多少苦,成功源于不断地积累。

    说到底,人生是一场逆水行舟的修行。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不容易,无论是谁,职位高低。要么乘风破浪,厚积薄发,要么一落千丈,惨遭淘汰。

    马云才是阿里最拼的销售,一不小心就飞出1000个小时,直逼飞行员一年的工作上限,去各国拉单;马化腾也熬夜,程序员凌晨两点给他发的PPT,20分钟后就等来了修改意见;任正非也要给公司做公关,今年就是华为最大的危机,平时低调,遇到事儿,任总亲自冲到第一线。

    没有谁可以不努力,你所放纵和浪费的每一天,都是在给自己制造危机,只是等它集中爆发出来的时候,你才意识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如果你还有时间,警醒一点,至少找出一种方式让自己活得好,别每天花花钱,乐呵呵,沉迷垃圾快乐。

    一边杀着时间,一边标榜自己心态好,危机一来,又比谁崩的都快。如果你已经过了35岁,后悔万分,也别慌乱,有问题就尽快改正。

    悔恨别都用来折磨自己,不如把它化作决心和执行力,去面对那些你觉得很难,但又必须去做的事,别再无限期地拖延。因为,就算你不再年轻,当下就是未来,只要肯开始,就有变好的希望。

    -END-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