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话暑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前几天才刚刚入伏,连续的高温已经让我们领教了暑热的厉害。
古代没有空调,医疗条件有限,三伏天不仅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而且病菌瘟疫流行。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
不过,我们的先人很聪明,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了许多防暑降温的办法。
帝王之家自不必说,他们可以在各地修建行宫,哪里舒适去哪里。
一些笔记体书籍讲述了帝王之家避暑奇闻趣事,比如《唐语林》说:唐玄宗在宫内建造一座避暑的“凉殿”,该殿除了四周积水成帘飞洒以外,内部还装有水力风扇。甚至一些贵胄也在府里建有“自雨亭子”,每逢炎炎夏日,便躺在亭内消暑解热;成书于元朝的《武林旧事》,同样记述了皇宫内建筑了一座专供皇上和后妃们消暑的“翠寒堂”,那里浓荫夹道,飞瀑临空,室内置备数十只大盘,盘内堆放冰块,坐在这里,好像凉秋一样。传说,当时有一大学士,从炎热的阳光下,前往翠寒堂叩见皇上,竟冻得浑身发抖。
上述书籍记载的故事未必真实,但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里,的确曾经有一套名为“水上明瑟”的机械设备,它是用水力来推动风扇叶子,应该是近代电扇的“祖先”了。
历史上,咱们合肥地区的老百姓也有自己避暑的土办法,在广袤的农村,勤劳的人们天刚麻麻亮就下地干活,太阳毒辣时回家歇息。他们在田野里盖简易茅草凉亭,在大树底下乘凉;吃用井水冰镇的西瓜、稀饭等。
城市里要稍微舒服点,起码不用顶着日头下地干活。他们典型的夏日生活就是纳凉,太阳刚刚西下,家家户户都将门前的泥土地用刚打上来的井水降温,然后把凉床搬出来。月亮升空的时候,左邻右舍躺在凉床上数星星,孩子们围绕大人听故事,那曾经是庐州城里的一道民俗风情画。
有人形容那时的夏日:“躺在床上是红烧肉,加了席子是铁板烧,下床后是清蒸,出门去是烧烤,到河里游泳是水煮,回家路上被生煎。”但苦夏也有快乐的过法,瞒着父母偷偷下河游泳,跑好几里路去看露天电影……所有这些都成了那个时代夏天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