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和美国都在放弃学前教育?
出国留学 2022-11-23 20:00www.worldometers.cn出国留学咨询
很多学前班和幼儿园老师告诉我,由于对幼小儿童的知识性教导和定期测试的压力不断增加,她们感到极其不安和烦恼,甚至到了想辞职的地步。这些教师亲眼看到这种做法使孩子郁郁不乐,她们猜测,孩子如果通过玩耍、探索和交友来学习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就像传统的学前班和幼儿园那样。她们的猜想得到教育研究结果的认同。
有几项控制严格的研究将知识性早期教学和玩耍性教学作了比较,它们的结论一致:经过早期训练的幼儿,在一些专门测试这些训练内容的考试中,近期分数较高(这并不奇怪)。但这些早先的优势在一至三年内就被冲淡了,而且,至少有部分研究表明,甚至最终成了劣势。早期知识教导没有给长期学习带来任何优势,而更悲剧的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教育还会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交友和情感发展方面。
来自直接教导幼儿园的儿童成绩低
例如,在七十年代,政府赞助了一项大型研究,在一段时间内,比较了五十个以玩耍为主的幼儿园和五十个以知识教导为主的幼儿园。虽然一开始直接教导带来学习上的增进,到了四年级,无论用哪种方法比较,这些来自直接教导幼儿园的儿童的成绩,都低于来自玩耍性幼儿园的孩子。特别要指出的是,他们在阅读和数学方面都更为落后,在交友和情感方面的适应也更差。
在进行这些研究的时候,德国正逐渐地把传统的玩耍型幼儿园向知识教导型转化。至少部分由于这些研究的结果,德国扭转了这个趋势,他们回到了玩耍型幼儿园。显然,不像今天的美国教育部门,那个时候的德国教育部门很重视教育研究,并用研究结果指导实际教育工作。
四年级后,优势发生扭转
美国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结论。其中一项由莉贝卡·玛肯负责的研究,专门关注了来自贫困家庭的儿童,大多是非裔美国人。不出所料,在有343个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她发现,那些曾上过以知识性教学为主的幼儿园的孩子,在学习上一开始比那些接受玩耍型教学的儿童更有优势。但是,到了四年级末,这些先前的优势就被扭转了。比起那些来自知识性教育学校的孩子,来自玩耍型幼儿园的儿童学习成绩更好,在校分数高很多。这项调查不包括交友和情感发展方面的研究。
一项持续了23年的研究
大卫·威卡特和他的同事于1967年开始了一项控制严格的实验。他们把居住在密西根州伊普瑟兰提的68 个极贫困儿童分配到三种类型的学前班:
传统型(以玩耍为主)
指导型(和玩耍型相似,但有成年人指导)
直接教导型(注重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的教导,并使用习题纸和测验)
为了使这三组学生在实验开始时水平相当,分配学前班的时候采取了半随机的方法。除了日常学前班活动以外,这项研究还包括了每两周一次的家庭访问,目的在于指导家长如何在家里帮助他们的孩子。家庭访问的注意力集中在学前班的同一教学方法。这样,传统型小组的家庭访问注重玩耍和交友的重要性,而直接教导型小组注重知识学习技能、做题目,等等。
起先,这项实验的结果和类似其它研究相似。直接教导小组呈现了早期的学习优势,但后来这种优势就消失了。这项实验还包括了参与者15岁时、23岁时的追踪调查。在这两个年纪,各个小组在学习成绩上并没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社交和情感特性方面却有了很显著的差别。
到15岁的时候,直接教导小组的学生已经平均比另两个小组学生多犯了两倍的“行为失当”。在23岁时,作为年轻成人,他们的差别就更惊人。直接教导小组成员和其它小组比起来,有更多的和他人发生摩擦的经历,有更多情感破损的迹象,结婚并仍然和配偶同居的人更少,有犯罪经历的情况更多。
事实上,到了23岁,直接教导小组的39% 有过轻罪逮捕记录,而其它两个小组只有13.5%。直接教导小组的19% 曾因使用危险武器攻击别人而被传讯过,而其它两个小组的数字为零。
为什么不同类型学前班会造成这么明显差异的长期影响?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一个人的幼年学校经历是今后行为的准备和设定。
在一些教室里,儿童学会自己设计游戏、和别人共同玩耍、自己解决争执,这些孩子可能在个人责任感和社交等方面培养了终身行为模式,在他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期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那些来自强调学习成绩的学前班的人,则培养了注重成就和竞争的终身行为模式,而这种行为模式– 特别是在贫困状况下– 会引起和他人的摩擦,甚至犯罪(即取得成功的错误途径)。德国,德国,德国,德国,培训,德国地图,德国论坛,德国,德国,德国护士
我猜想,那些两星期一次的家庭访问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来自注重玩耍、交友和学生积极性的学前班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家长也培养了继续加强这些价值观和技能的家庭教育模式;
知识教导型学前班的家长们,则可能更注重狭隘意义上的个人成就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并没有成为实际生活中的成功吉兆。
NLP十二月寄语: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无论如何请记得—你的生命可以变得更美好,你的孩子也会因为你而成长得更健康!如何通过学习,让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点击学习NLP亲子教育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