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1月10日报道 2020年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与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旗下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组建Smart品牌合资企业的消息传出后,迅速吸引了全球多家主流媒体及行业门户网站的关注和报道分析。
路透社报道截图
其中,路透社、彭博社等西方主流媒体的聚焦方向相对宏观,不急于做出过多评论,既表现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稳重心态与长线观察意图,也展示出差异化的报道风格,总体上对新合资企业的未来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路透社1月8日报道指出,这家新合资企业将在华建厂,同时在中德分设销售部门。有消息人士表示,吉利会主导新车型的工程设计与制造,而由梅赛德斯-奔驰负责整体外观设计。这家英媒还称,过去10年里吉利通过并购迅速发展,并于2018年持有戴姆勒近10%的股份,最后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对小型电动汽车的需求正在增加”收尾,整个报道颇为凝练、点到为止。
路透社这则重磅消息发布后,美国纳斯达克证交所官网(nasdaq)、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网站(usnews)及雅虎新闻网(Yahoo)财经频道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转发报道。
彭博社报道截图
擅长“语带双关”的彭博社1月8日刊发题为《戴姆勒与吉利获准组建Smart品牌合资车企》的报道时,则用了“赢得”(Wins)这个词,称戴姆勒与中国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团正式成立合资企业,总注册资本约7.8亿美元(54亿元人民币),计划将Smart转变为高端智能(Smart本身也有“智能”的意思)电动汽车品牌并在宁波设厂生产。
彭博社报道截图
而更早时候(2019年3月28日)刊发的另一篇相关报道中,彭博社不仅在标题中用了“Refuses to Die”以凸显戴姆勒急于救活Smart品牌的“强烈求生欲”,还援引法兰克福美茨勒银行分析师约根·派珀(Juergen Pieper)的话,称“吉利在挽救(陷入困境的汽车)品牌方面创造了令人惊讶的业界纪录”,并指出这是“因为吉利了解当地市场需求,Smart很可能以同样方式受益”。
至于海外行业网站的相关报道,则各有千秋,有的关注新合资公司的高层人士安排,有的则向其他西方车企发出“狼来了”的警告,甚至暗示“须设法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Green Car Congress”网站报道截图
西方权威的新兴替代能源网站“Green Car Congress”的报道就属于第一类,其1月8日刊文称,新合资公司的董事会将由6名中外高管组成,吉利和戴姆勒各派3人——吉利方面包括董事长李书福、总裁兼CEO安从辉、副总裁兼CFO李东辉,戴姆勒方面则为负责大中华区的董事会成员唐仕凯(Hubertus Troska)、戴姆勒和梅赛德斯-奔驰负责营销的董事会成员贝思格(Britta Seeger)和负责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研发的马库斯·谢弗(Markus Schafer)。
该网站报道还特别指出,被任命为新合资公司的全球CEO的佟湘北,曾在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级汽车OEM(代工)企业中工作,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行业经验。
海外电动汽车专业网站electrek的报道则属于第二类,分析独到、观点犀利。其先是称,自2017年戴姆勒开始在北美制造全电动汽车以来,短短两三年时间,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就丢掉三分之二。
electrek报道截图
究其原因,在于前者没有注重动力领域的创新,只是在老型号上“修修补补”就推向市场。面对颓势,戴姆勒决定改变战略,转而通过与中国汽车巨头吉利合作来打开新局面。双方投入巨资,意在“smart品牌基础上打造一家世界级合资汽车企业”。据悉,合资公司将把下一代零排放智能电动汽车推向中国和全球市场。未来,Smart还会突破原有微型车定位,将新产品扩展至知名度更高、市场前景更广阔的B级车(中型车)。
光看前文,整个报道基调还算公允,但接下来,该网站说的话却“逐渐变味”——Electrek指出,建立合资企业“标志着吉利在电动汽车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未来发展战略也因此变得清晰起来,即吉利正从他国收购全球性汽车品牌,并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最后提醒别国“如果不想让中方在电气化的过程中‘接管’本国汽车工业,那么他们知道该怎样做”。
车展上的Smart微型车
与Electrek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欧美有一定知名度的科技行业知名英文博客“动点科技”(TechNode)网站,在报道吉利、戴姆勒携手进军电动汽车领域时,特意加上了其他在华合资/独资车企的最新动向,指出宝马与长城汽车自2018年7月结盟以来,目前已获准建设新厂,并计划于2021年推出首款合资迷你型电动车。而随着上海超级工厂生产节奏“渐入佳境”,特斯拉也于1月7日正式向社会用户交付中国产Model 3电动轿车。显然,该网站是在善意提醒新合资企业“竞争激烈、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