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他们最后白头偕
卓伟君是著名才女,是西汉著名辞赋家,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为后世熟知。下面双元制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他年轻时喜欢读书练剑,曾担任过的武骑常侍,但这并不是他喜欢的职位,他觉得自己的才华没能得到赏识。后来来朝见景帝,司马相如认识了刘武的门客邹阳、枚乘等辞赋家。司马相如后来因病辞职,就去梁地做了梁孝王的宾客,也就是在此时,他为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
但是,时间不长,梁孝王就去世了,司马相如只能返回老家成都。他家境贫寒,生计艰难。临邛王吉是他的老朋友,就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也不太顺心,来我这里看看吧。”司马相如就去了临邛,住在城内的一座亭子里。王吉每天恭恭敬敬地去拜访他,一开始,他还以礼相见,后来,干脆称病不见。但是,王吉对他却更加恭敬了。
临邛县里最有名的富人是卓王程郑,二人商量说:“县令来了贵客,我们得备办酒席请一请他,正好把县令也一起请来。”
先是卓家请客,王吉到了后,客人已经非常多了。到了中午,派人去请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却推辞有病,不肯前来。王吉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亲自前去接他,司马相如这才来到卓家。司马相如姿态潇洒,谈吐高雅,满座的客人都被他的风采所折服。酒兴正浓时,王吉走上前来,把一张琴放到他的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琴技高超,希望能为大家弹奏一曲,以助酒兴。”司马相如辞谢一番,就弹了一曲《凤求凰》。
卓王孙有个女儿叫,相貌美丽,精通音律,而且文采出众。她十六岁时嫁人,没过几年丈夫就去世了,守寡后住在娘家。卓文君早就听过司马相如的名声,酒宴之时,就在屏面偷看他。司马相如假装不知道,却在抚琴时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卓文君听出了他琴中的心意,而且被他的气度和才华所吸引,也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宴会结束后,司马相如又派人重金赏赐侍者,向卓文君转达自己的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在深夜逃出家门,和司马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卓王孙非常生气,他说女儿太也不成器,自己虽然不忍心伤害她,但不会给她一文钱。
二人回到司马相如的家中,家里一无所有,难以为生。硬挨了一段时间后,文君对相如说:“不如我们一起去临邛,向同族兄弟们借点钱,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必困苦成这个样子!”他们就又来到临邛,司马相如把自己的车马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卓文君亲自站在垆前卖酒,司马相如与雇工们一起洗涤酒器。
卓王孙感到没脸见人,就关在家里不出来。一些兄弟和长辈就劝他:“你又不缺钱,文君已经成了的妻子,他虽然贫穷,但是个人才,况且又是县令的贵客,怎么年让他们受这样的委屈呢?”卓王孙无可奈何,就分给卓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这样,他们回到成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这就是历史上“文君夜奔”和“当垆卖酒”的典故。
后来,司马相如所写《子虚赋》得到了的赏识,又因为《上林赋》被封为郎官,成了手下炙手可热的人物。
据说,时间一长,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妻子已被他厌弃,他打算纳一个茂陵女子为妾,就给妻子写了一封只有十三个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看了,一下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聪慧如她,岂不知这是夫君在暗示自己,无忆,他们之间已没有过去的回忆了。她心如刀绞,,一连几天无法入睡,最后写好一封家书寄给丈夫。
司马相如打开书信,先看到的是一首《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在诗的后面,附有一段书信:“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据说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为妻子的才华而惊叹。他回想起过去的夫妻恩爱,感到万分羞愧,从此再也不提纳妾之事。两人最终得以白头偕老。
这首《白头吟》是汉乐府里的名篇,但究竟是不是卓文君所写,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最早记述这首诗的作者是卓文君的是葛洪的《西京杂记》,但《西京杂记》是笔记小说一类的作品,并不是十分可靠。更早一些的乐府诗集没有把《白头吟》的作者写成卓文君,后来对汉乐府进行编录及整理的作品也没有提到。现代许多人也认为,像《白头吟》这样成熟的五言诗,不可能出现在西汉时期。
所以有人说,包括《白头吟》和“十三字信”,都不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之间真实的事情,只是一种民间的“司马相如现象”。
在民间故事里,卓文君看了司马相如的十三字信,还作了一首《怨郎诗》回复他: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不可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说不完,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飘零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这首诗就更明显和卓文君无关了,“百无聊赖”一词是在卓文君死后几百年才出现的,而且西汉时期,“转世“”这一说法也没有流入中原。按照历史学家王立群的观点,这首数字诗应该是宋末以后出现的,因为这是元曲的风格。